[发明专利]最小化设备平准化成本的多功能储能系统容量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29472.0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7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章雷其;钱啸;章姝俊;赵波;张雪松;汪湘晋;徐珂;白聪;黎博;陈民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28 | 分类号: | H02J3/28;H02J3/32;H02J3/00;H02J15/00;G06Q10/04;G06Q10/0631;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00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最小化 设备 平准 化成 多功能 系统 容量 分配 方法 | ||
1.最小化设备平准化成本的多功能储能系统容量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根据储能系统循环充放电深度,计算多功能组合下储能系统的实际运行寿命;
S2:建立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平准化成本模型,计算储能系统整个寿命周期内投资、运行、维护、回收过程产生的成本;
S3:根据全寿命周期平准化成本模型,结合储能系统典型功能划分理论,计算多功能组合下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平准化成本最小的容量分配方案;
所述步骤S2中储能系统的全寿命周期平准化成本模型具体为:
用设备的折旧率和折现率计及资金和发电量的时间价值,将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除以全寿命周期内的总放电量得到全寿命周期平准化成本,即:
式中,LCOS为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平准化成本,IC为储能系统投资成本,FOMC为储能系统固定运行维护成本,SC为储能系统报废成本,CC表示储能系统的充电成本,Elecdischar,n为储能系统第n年的放电电量;N为储能系统的实际运行寿命;
所述步骤S3中多功能组合下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平准化成本最小的容量分配方案,具体为:
假设储能系统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同时参与ns个功能,则多功能组合下储能系统的容量最优分配问题表示为储能系统的全寿命周期平准化成本最小,即:
式中,Pnom为储能系统的额定充放电功率,tnom为储能系统的额定持续充放电时间,DoDnom为储能系统额定放电深度,ns为功能数,αi为第i个功能分配储能系统容量的系数;
多功能组合储能系统最小化全寿命周期平准化成本需要满足以下约束条件:
1)储能系统额定充放电功率约束:
式中,Ps,i为第i个功能的充放电功率;
2)储能系统额定持续充放电时间约束:
式中,ts,i为第i个功能的充放电时间;
3)储能系统额定放电深度约束:
0<DoDnom≤(SOCmax-SOCmin)
其中,SOCmax和SOCmin分别为储能系统运行中允许的最大、最小荷电状态;
4)储能系统容量分配系数上下限约束:
0≤αi≤1,(i=1,…,ns)
5)储能系统容量分配系数总和约束:
6)各功能下储能系统放电深度约束:
式中,Enom为储能系统的额定容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小化设备平准化成本的多功能储能系统容量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在已知储能系统循环充放电深度时,储能系统的实际运行寿命具体为:
循环寿命是指在一定的充放电策略下,储能容量衰减到最低允许工作容量之前的工作年限,多功能组合下储能系统的循环寿命计算公式为:
式中,Ncyc为储能系统的循环寿命,ns为功能数,αi为第i个功能分配储能系统容量的系数,DoDi,t为储能系统在第i个功能下t时刻的循环充放电深度,Cyclife(DoD)为储能系统循环充放电次数关于放电深度的函数;
日历寿命是指储能系统自投入运行之日起,经过搁置、老化、高低温、循环、工况模拟环节后容量衰减至最低允许工作容量的这段时间;储能系统自投入使用后的实际运行寿命由日历寿命和循环寿命中较小的值决定,即满足:
N=min[Ncalen,Ncyc],
式中,Ncalen为储能系统的日历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94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胆组件和烤箱
- 下一篇:全自动五工位转子扫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