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水稻秸秆碳量子点纳米酶的方法及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25371.6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9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钢;孙麒竣;牛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5 | 分类号: | C01B32/15;G01N21/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水稻 秸秆 量子 纳米 方法 及其 过氧化物 活性 应用 | ||
1.一种水稻秸秆碳量子点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按以下步骤制备的:
一、水稻秸秆的预处理过程:将水稻秸秆用超纯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一次后转移到烘箱中干燥,待水稻秸秆完全干燥后使用高速粉碎机将干燥后的水稻秸秆制成粉末;步骤中所述超纯水和无水乙醇的体积为刚好没过水稻秸秆;
二、水稻秸秆碳量子点纳米酶的制备过程:将水稻秸秆、无水氯化镁、超纯水混合后转移到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反应时间设置为350min~370min,温度设定为170℃~190℃;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步骤中所述水稻秸秆粉末与无水氯化镁质量比为1mg:(0.5mg~1.5mg);步骤中所述水稻秸秆粉末质量与超纯水体积比为1mg:(0.1mL~0.2mL);
三、水稻秸秆碳量子点纳米酶的纯化过程:将冷却后反应釜中的混合物以5500rpm~6000rpm的转速离心14min~16min,之后将上清液经过微孔滤膜过滤后得到淡黄色液体;将液体通过透析袋(3000Da~3500Da)透析46h~50h;将透析袋外部溶液通过旋转蒸发浓缩,冷冻干燥得到水稻秸秆碳量子点纳米酶固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秸秆碳量子点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微孔滤膜的孔径为0.22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秸秆碳量子点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经透析袋(3000Da~3500Da)透析,在55℃~65℃下旋转蒸发浓缩。
4.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秸秆碳量子点纳米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应用过程,其特征在于它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过氧化氢标准溶液浓度的检测:将10mmol/L~20mmol/L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40μL与0.5mg/mL~3mg/mL的水稻秸秆碳量子点纳米酶水溶液20μL混合后加入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400μL;用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4.0,0.1mol/L)稀释至800μL,室温下静置6min~12min;记录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溶液体系在350nm~800nm的吸收光谱和对应652nm处的吸光度值;步骤一混合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为0.1μmol/L~80μmol/L;
二、黄嘌呤标准溶液浓度的检测:将不同浓度的黄嘌呤溶液400μL与黄嘌呤氧化酶溶液(2.5U/mL)10μL混合,用PBS缓冲溶液(pH=7.4,0.01mol/L)稀释至500μL,在37℃的环境下孵育3min~7min;加入10mmol/L~20mmol/L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40μL和0.5mg/mL~3mg/mL的水稻秸秆碳量子点纳米酶水溶液20μL,用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4.0,0.1mol/L)稀释至800μL,室温下静置6min~12min;记录不同浓度黄嘌呤溶液体系在350nm~800nm的吸收光谱和对应652nm处的吸光度值;步骤二混合溶液中黄嘌呤溶液的浓度为0.2μmol/L~80μmol/L;
三、人尿液样品中黄嘌呤浓度的检测:取人尿液置于90℃~95℃的水浴中5min~10min;加入无水氯化钡,使用快速混匀器混匀3min~5min;加入无水硫酸钠,以10000rpm~12000rpm的转速离心13min~16min;离心后取上清液用微孔滤膜过滤;按上述步骤二检测黄嘌呤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测试;步骤三尿液体积与无水氯化钡的质量比为1ml:(0.2mg~0.3mg);步骤三尿液体积与无水硫酸钠的质量比为1ml:(0.13mg~0.16mg)。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稻秸秆碳量子点纳米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应用过程,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所述室温为20.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稻秸秆碳量子点纳米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应用过程,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微孔滤膜的孔径为0.22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537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