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5632.6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1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臣;武心壮;夏栓;郭丹丹;向文娟;吴辉平;刘洁;刘冰;黄镜宇;李东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D1/02 | 分类号: | G21D1/02;G21D3/06;B01D3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赵海鹏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 站内 具有 碎片 收集 功能 围堰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涉及核电站安全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上部围板、固定孔和围堰框架,所述围堰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部围板,所述围堰框架的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孔间隔架,且相邻孔间隔架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流动通道,所述围堰框架底部的两侧与一端皆均匀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上部围板一端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围板支架,且围板支架的一端均与流动通道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围堰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部围板,上部围板为实体结构,在上部围板的作用下,使来流产生竖直方向的流动,使位于安全壳底部的碎片受到水流的压制,不会翻越围堰框架,避免碎片进入滤网和地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安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
背景技术
压水反应堆是目前世界上最广泛的核电站堆型,当发生丧失冷却剂事故(LOCA)和主蒸汽管道破裂(MSLB)事故后,高能管道破裂导致大量高温、高压气体喷射进入安全壳内,高压气体对安全壳内的各种设备、材料进行冲击可能导致大量碎片产生,碎片会堵塞安全壳内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中的堆芯,使冷却剂流动阻力增大,降低了堆芯热量的排出能力,增大了反应堆过热和放射性物质的泄露风险,为了减少事故情况下进入堆芯及滤网的碎片量,核电站在地坑滤网前方会设置钢制围堰阻挡碎片材料;
实验研究发现,由于现有的钢制围堰在对碎片材料阻挡的过程中,水流会翻越钢制围堰进入安全壳地坑,随着水流速度的增大,碎片材料受到水流的夹带冲击,碎片会随着水流翻越围堰进入滤网和地坑,使围堰的阻挡功能失效,在这种状况下,就需要设计一种既能满足碎片阻挡要求,同时可以对碎片进行收集的围堰装置,可以大大提升设备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水流速度增大,碎片材料受到水流的夹带冲击,碎片会随着水流翻越围堰进入滤网和地坑,使围堰的阻挡功能失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包括:上部围板、固定孔和围堰框架,所述围堰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部围板,所述围堰框架的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孔间隔架,且相邻孔间隔架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流动通道,所述围堰框架底部的两侧与一端皆均匀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上部围板一端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围板支架,且围板支架的一端均与流动通道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部围板为实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流动通道的内部均设置有通道滤网,所述流动通道的一端、两侧和顶端皆均匀设置有过滤孔。
优选的,所述过滤孔在流动通道上呈等间距设计,所述过滤孔为直径为1.6mm的圆孔。
优选的,所述上部围板与孔间隔架的侧视图呈L形设计,对流动通道进行支撑。
优选的,所述流动通道呈梯形设计,所述流动通道沿着水流方向变宽。
优选的,所述流动通道的底端设置有过滤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孔呈等间距设计,且固定孔关于围堰框架的垂直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围板支架对流动通道进行支撑,所述围堰框架、围板支架与流动通道之间呈三角形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56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