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旁通全热交换主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14791.4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3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巍;余晓龙;陈魏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曼瑞德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11/89;F24F12/00;F24F13/24;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阮玉欣 |
地址: | 3140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旁通 热交换 主机 | ||
本申请属于新风系统领域,涉及一种双向旁通全热交换主机,包括主机壳,该主机壳中具有热交换芯组且主机壳中分隔出进风腔、出风腔、回风腔和排风腔,其中进风腔和出风腔通过热交换芯组的新风通道连接,回风腔和排风腔通过热交换芯组的回风通道连接,进风腔和出风腔之间通过第一风阀分隔,出风腔中通过第一降噪隔板分隔成新风曲折通道,该新风曲折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热交换芯组的新风通道出口和新风出风口,回风腔和排风腔之间通过第二风阀分隔,排风腔中通过第二降噪隔板分隔成回风曲折通道,该回风曲折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热交换芯组的回风通道出口和回风出风口。有效降低噪音,使进风和排风柔和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风系统领域,涉及一种全热交换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向旁通全热交换主机。
背景技术
全热交换主机是指一种含有全热交换芯体的新风、排风换气设备。产品工作时,室内排风和新风分别呈正交叉方式流经换热器芯体时,由于气流分隔板两侧气流存在着温差和蒸汽分压差,两股气流通过分隔板时呈现传热传质现象,引起全热交换过程。夏季运行时,新风从空调排风获得冷量,使温度降低,同时被空调风干燥,使新风含湿量降低;冬季运行时,新风从空调室排风获得热量,温度升高。这样,通过换热芯体的全热换热过程,让新风从空调排风中回收能量。
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0191948.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双旁通全热交换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内设有全热交换器,所述本体一侧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另一侧设有回风口和新风口;空气经进风口到新风口形成第一通路,空气经回风口到排风口形成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中分别设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该双旁通全热交换装置通过设置双旁通道,在室内外温差大的时候开启第二开关,室内回风直接到达进风口处,利用室内相对的高温空气来达到融霜的目的。
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双旁通道,能够实现对新风和回风路径的调节,从而适应不同的运行工况,但目前全热交换装置无论在经过换热器换热或不经换热器换热时的工作噪音都比较大,严重影响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双向旁通全热交换主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申请创造性地提供了一种双向旁通全热交换主机,包括主机壳,该主机壳中具有热交换芯组且主机壳中分隔出具有新风进风口的进风腔、具有新风出风口的出风腔、具有回风进风口的回风腔和具有回风出风口的排风腔,其中进风腔和出风腔通过热交换芯组的新风通道连接,回风腔和排风腔通过热交换芯组的回风通道连接,所述进风腔和出风腔之间通过第一风阀分隔,出风腔中通过第一降噪隔板分隔成新风曲折通道,该新风曲折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热交换芯组的新风通道出口和新风出风口,且新风曲折通道中设置有新风风机,所述回风腔和排风腔之间通过第二风阀分隔,排风腔中通过第二降噪隔板分隔成回风曲折通道,该回风曲折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热交换芯组的回风通道出口和回风出风口,且回风曲折通道中设置有回风风机。
在上述的双向旁通全热交换主机中,所述热交换芯组包括第一热交换芯和第二热交换芯,所述第一热交换芯的新风通道出口连通第二热交换芯的新风通道入口,所述第二热交换芯的回风通道入口连通第二热交换芯的回风通道出口。
在上述的双向旁通全热交换主机中,所述第一降噪隔板包括位于第一风阀出风侧的第一旁通导向部、位于热交换芯组的新风通道出口侧的新风出风导向部以及连接第一旁通导向部和新风出风导向部的第一分隔部,该第一分隔部靠近第一旁通导向部一端设置有第一通风孔;
所述第二降噪隔板包括位于第二风阀出风侧的第二旁通导向部、位于热交换芯组的回风通道出口侧的回风出风导向部以及连接第二旁通导向部和回风出风导向部的第二分隔部,该第二分隔部靠近第二旁通导向部一端设置有第二通风孔。
在上述的双向旁通全热交换主机中,所述第一旁通导向部的一端连接第一风阀的一侧,另一端连接第一分隔部,该第一旁通导向部与第一风阀之间形成小于90°的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曼瑞德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曼瑞德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47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组件生产方法
- 下一篇:自动变速箱油道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