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玉米促生、益生、生防菌肥一体化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214350.4 申请日: 2021-10-19
公开(公告)号: CN113862189A 公开(公告)日: 2021-12-31
发明(设计)人: 彭轶楠;季彬;王治业;席鹏;叶泽;祁宏山;杜津昊 申请(专利权)人: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N1/14;A01N63/22;A01N63/20;A01N63/27;A01N63/36;A01P21/00;A01P1/00;A01P3/00;C05G3/00;C05G3/60;C05G3/80;C12R1/07;C12R1/01
代理公司: 重庆信必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86 代理人: 刘竹
地址: 730030 甘肃***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玉米 益生 菌肥 一体化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玉米促生、益生、生防菌肥一体化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玉米促生、益生、生防菌肥一体化制剂包括阿氏芽孢杆菌C1TB‑10、短小芽孢杆菌C1TB‑17、阴沟肠杆菌C1TB‑26、恶臭假单胞菌C1GB‑15、植物乳杆菌C1GB‑21、微黄青霉C1TF‑23;且阿氏芽孢杆菌C1TB‑10、短小芽孢杆菌C1TB‑17、阴沟肠杆菌C1TB‑26、恶臭假单胞菌C1GB‑15、植物乳杆菌C1GB‑21、微黄青霉C1TF‑23按体积比为1:1:1:1:1:1的比例混合制成。本发明采用多种微生物菌株复配而成,通过添加外源植物促生菌、益生菌和生防菌一体化微生物制剂,达到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环境和肥效,抑制土传病原菌生长,提高植物抗病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制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玉米促生、益生、生防菌肥一体化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甘肃省气候呈现东南湿润、中部干旱和西北高寒的特征,使得中晚熟玉米品种种植数量较多,生育期偏长,环境条件与物候期延长为病虫害发生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河西玉米种植连续多年作业,致使土壤中的病残体和病原菌源基数累积上升,氮肥的过量施用和大水漫灌使得土传病害得以广泛传播。

玉米病害已成为我国玉米种植业减产、减收的最主要问题,同时使农民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害。化学防治虽然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在大范围内预防和控制玉米病害的患病率,但随之而来的是病菌和虫害产生抗药性、农药残留过多,环境污染严重,人类健康受到威胁等问题。生物防治避免了化学农药使用带来的一系列植保、环境、能源和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微生物制剂对植物促生作用,通过植物根际或共生微生物产生植物激素改善植物生长,例如:吲哚乙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等;微生物产生维生素,如:烟酸、泛酸、生物素和VB12等,在生物体内是多种酶的辅酶或辅基;微生物生长过程分泌核酸类物质,促进植物根部对磷钾的吸收,增强植物光合作用。微生物将植物不易吸收的无机微量元素转化成易吸收的有机微量元素,促进植物吸收营养;微生物分泌的一些诱导物,提高土壤酶活性,有利于土壤养分的转化,改善植物对营养的吸收。

微生物制剂对植物生防作用,包括拮抗作用,生防菌通过分泌抗菌物质,如:抗生素、细菌素和其它抗菌蛋白等,改变了生存环境,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重寄生作用,生防菌株分泌的活性物质被病原菌识别,生防菌紧密缠绕病原菌菌丝,通过分泌胞外水解酶降解病原菌细胞壁,使菌丝断裂或解体,致使病原菌生长受阻;竞争作用,生防菌定植在植物体内,并快速繁殖,这一过程消耗大量营养,导致病原菌营养缺乏而抑制生长;诱导抗性,生防菌可以激发植物潜在的抗病性,从而起到防止病害发生的作用。

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功能性好于单一微生物制剂,本发明筛选出植物促生微生物、益生微生物和生防微生物3种功能性微生物,复配功能性微生物制备成制剂,也复配了其代谢产物和多种生物活性因子,使复合微生物制剂功能多元化,同时增强了制剂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玉米促生、益生、生防菌肥一体化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玉米促生、益生、生防菌肥一体化制剂,玉米促生、益生、生防菌肥一体化制剂,包括阿氏芽孢杆菌C1TB-10、短小芽孢杆菌C1TB-17、阴沟肠杆菌C1TB-26、恶臭假单胞菌C1GB-15、植物乳杆菌C1GB-21、微黄青霉C1TF-23;且阿氏芽孢杆菌C1TB-10、短小芽孢杆菌C1TB-17、阴沟肠杆菌C1TB-26、恶臭假单胞菌C1GB-15、植物乳杆菌C1GB-21、微黄青霉C1TF-23按体积比为1:1:1:1:1:1的比例混合制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未经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43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