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完全型人造底板造设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14151.3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2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杨勇;叶光祥;李健;张树标;曾凡珍;周凌波;钟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02 | 分类号: | C22B3/02;C22B3/04;C22B5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苗苗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完全 人造 底板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完全型人造底板,包括主巷道和设置在所述主巷道两侧的若干进路,以及铺设在所述主巷道和进路底部的防水布;
所述主巷道位于矿体底板的中间位置处,且贯穿矿山山体;所述主巷道内,沿主巷道长度方向设置有集液沟,集液沟内铺设有主管路;
所述进路的一端与主巷道连通,另一端位于矿体边界处;每条进路中,沿进路的长度方向设置集液沟,集液沟内铺设有支管路,所述支管路用于将进路中的稀土母液引入主巷道中的集液沟中;所述支管路为钻孔麻花管;从主巷道的一端至另一端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进路组,进路组内的进路紧密排列,相邻进路用隔板隔开,且相邻进路的防水布互相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完全型人造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路和主巷道垂直;所述主巷道两侧的进路对称设置;所述主巷道单侧的进路铺设密度为1.0~1.2m/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完全型人造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巷道的单侧的进路,以5~10条进路为一组,每组内相邻两条进路之间还设置有隔板;相邻两组进路的距离为5~6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完全型人造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巷道的两端的标高高于主巷道中间位置的标高;从主巷道的任意一端到主巷道中间位置处的坡度独立地为5~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完全型人造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巷道内设置有若干支架和防护梁,单个所述支架包括两个支护立柱和一个顶梁,所述防护梁架设在相邻支架的顶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完全型人造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布与主巷道和进路中的集液沟底部贴合,且所述主管路和支管路设置在集液沟内的防水布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中所述完全型人造底板的造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矿体底板中间位置开挖主巷道,将山体挖通;
在主巷道两侧挖掘进路,进路的一端与主巷道接通,另一端位于矿体边界处;
在进路内挖掘集液沟,并铺设防水布和支管路,在主巷道内挖掘集液沟,并铺设防水布和主管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造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巷道挖掘完成后,还包括在主巷道内设置支架与防护梁;
所述挖掘进路组为采用隔一采一的方法挖掘。
9.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完全型人造底板或权利要求7或8所述造设方法造设的完全型人造底板在离子型稀土矿开采中的应用。
10.一种原地浸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离子型稀土矿山的有矿部位所在地表往下设置注液孔,并在矿体底部造设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完全型人造底板;
向注液孔中注入浸矿液进行浸矿,产生的稀土母液从完全型人造底板的支管路汇入主巷道的集液沟中,再由主管路把稀土母液导出,从主巷道出口处收集稀土母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41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移动式石墨化炉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韧性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