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USB数据截取处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12267.3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6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美林;罗泽建;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G06F9/54;H04L6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李炳阳 |
地址: | 510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 传输 usb 数据 截取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USB数据截取处理系统及方法,涉及USB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技术领域,在文件数据写入数据存储器前,USB数据截取处理装置对其进行截取并进行加工,加工后的数据保存至缓存循环队列中存储于随机缓存器中,并通过Wifi模块发送至局域网内的其他从机,通过其他从机接收数据并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及通过分类写入最后写入本地,在USB数据截取处理之后,基于无线传输实现用户对USB数据的监控查看;本发明进行的数据截取发送与源文件内容吻合,在实现数据无损截取传输并监控的同时,保证了数据质量,便于用户对传输数据的进一步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USB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USB数据截取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USB是一种便捷的,点对点的数据传输方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USB设备,其中,U盘在日常生活尤其是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需要对USB设备传输中的数据进行监控及保存,但是USB通讯过程中是不允许被打断的,USB设备与主机之间的通讯数据通常要在结束当前传输任务之后才能查看,对于拥有可视化界面的主机可以在结束传输任务后可以直接查看数据,但对于没有可视化界面和数据查看功能的主机,则需要将USB设备拔除并连接到拥有数据查看功能的主机方可查看。
2017年5月31日,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6776384A)中公开了一种USB数据截取装置及截取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微控制器、静态随机缓存器、以太网/WiFi模块及USB接口端,若需要截取USB通信中传输的数据,可直接将USB主机和USB从机通过USB线接入该装置即可,无需额外的驱动程序,实现了USB数据的无损获取,但如果将数据进行截取,由于USB协议的限制,在主机与USB设备数据传输过程中不满一个内存块大小的数据在监测过程中会有重复出现的现象,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对USB设备传输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类和处理相关产品,仅能将数据原样进行传输,不利于用户对传输数据的进一步利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如何对USB存储设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截取处理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USB数据截取处理系统及方法,获取主机与USB设备通信的数据并加工处理,在实现数据无损截取传输并监控的同时,保证了数据质量,便于用户对传输数据的进一步利用。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USB数据截取处理系统,包括:主机、下位机USB数据截取装置及若干个从机,下位机USB数据截取装置上设有微控制器、USB接口端、以太网/局域网模块、随机缓存器及数据存储器,下位机USB数据截取装置通过USB接口端连接主机,向主机发送请求通信指令,主机识别下位机USB数据截取装置,并向下位机USB数据截取装置的数据存储器写入文件数据,在文件数据写入数据存储器之前,微控制器拷贝文件数据,然后对文件数据加工处理,以缓存循环队列的方式将文件数据写入随机缓存器中,实现USB数据截取,原始文件数据保存至数据存储器;所述若干个从机接入下位机USB数据截取装置的局域网,加工处理后的文件数据通过以太网/局域网模块无线传输至若干个从机中,每一个从机接收到文件数据后,对数据进行二次处理,最后写入本地。
优选地,下位机USB数据截取装置的以太网/局域网模块为WiFi模块,微控制器通过AB地址总线及DB数据总线与USB接口端双向连接,微控制器与Wifi模块之间采用SPI协议,通过MOSI实现微控制器向Wifi模块的输出,通过MISO实现Wifi模块向微控制器的输出,微控制器通过DO实现微控制器向数据存储器的输出,通过DI实现数据存储器向微控制器的输出;微控制器通过DO实现微控制器向随机缓存器的输出,通过DI实现随机缓存器向微控制器的输出。
优选地,所述随机缓存器为随机存储器RAM,数据存储器为TF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22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