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字化船坞的连续模拟和快速搭载的造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10113.0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4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戴小明;郑登勇;赵李君;邹剑峰;徐志权;许谊;李华鹏;杜伟;邱炎旺;罗玖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黄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73/00 | 分类号: | B63B7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帮专高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74 | 代理人: | 喻振兴 |
地址: | 511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字化 船坞 连续 模拟 快速 搭载 造船 方法 | ||
1.一种基于数字化船坞的连续模拟和快速搭载的造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造船方法包括:
数据采集步骤:采集搭载基准段和多个待搭载总段的数据;
实物模型构建步骤:将搭载基准段和多个待搭载总段的实测数据和理论模型进行关联和三维分析,构建各自的实物模型;
连续模拟搭载分析步骤:以搭载基准段和多个待搭载总段中的第一个搭载总段为基础实现首个相邻环段模拟得到第一模拟搭载结果,将该模拟搭载结果导入多个待搭载总段的第二个搭载总段进行模拟搭载比对得到第二模拟搭载结果,并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完成最后一个搭载总段的模拟搭载比对;
模拟报告编制及预修步骤:编制搭载基准段和多个待搭载总段实物模型之间的模拟搭载报告,并根据报告提前按照相关工艺处理多个待搭载总段预修方案;
搭载步骤:根据预修后的模拟报告确定定位工艺要求进行实际搭载;
所述连续模拟搭载分析步骤具体包括:
首个相邻段模拟:导入基准段实物模型作为基座,再导入多个待搭载总段中的第一个搭载总段实物模型,通过数字化船坞三维坐标系进行关联,实施基准段和第一个搭载总段实测模型模拟搭载比对,得出两者搭载后出现的精度不良点,并确定预修工艺方案和定位方案,得到第一个搭载总段的坞内缺口;
后续段模拟搭载:以第一个搭载总段的坞内缺口实物模型为基准再导入多个待搭载总段中的第二搭载总段实物模型进行模拟搭载比对,得出两者搭载后出现的精度不良点,并确定预修工艺方案和定位方案,得到第二搭载总段的坞内缺口;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待搭载总段中的所有搭载总段全部模拟搭载分析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化船坞的连续模拟和快速搭载的造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基准段实物模型构建包括:
通过相应软件打开测量文件中的工程项,添加合成坞内缺口的理论三维模型和数字化船坞模型,根据现场采集的实际情况按照点说明的看线方向拾取理论点,显示其三维坐标值,实现模型中的坐标选取;
通过选择直测点中三点对应方式实现点的初对应,其中两点为数字化船坞测量标靶,第三点为坞内缺口段的特征点,并显示所有测量点和实测点的三维偏差值;
通过数字化船坞采集现有船坞状态,以记录的标靶三维坐标值为分析依据调整至现场缺口实际状态,从而创建现场缺口实物模型,此时坞内缺口各点的三维偏差即为实际偏差;
判断坞内缺口的偏差情况,根据结构错位、线型偏差和位置偏差进行X、Y和Z三个维度上的平移调整,保证坞内缺口始终是与对平面平行并保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化船坞的连续模拟和快速搭载的造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搭载总段的实物模型构建包括:
通过相应软件打开测量文件中的工程项,添加合成多个待搭载总段的理论三维模型,根据现场采集的实际情况按照点说明的看线方向拾取理论点,显示其三维坐标值,实现模型中的坐标选取;
选择直测点中的三点对应方式实现点的初对应,三点选择时需要满足在三个维度上最大限度的覆盖待搭载总段;
通过软件中一点平移和一点距离功能综合评估主尺度、结构错位、线型偏差,自由调整待搭载总段姿态,将待搭载总段状态调整至最佳并保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化船坞的连续模拟和快速搭载的造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个相邻段模拟具体包括:
导入基准段实物模型作为基座,再导入待搭载总段中的第一个搭载总段实物模型,通过数字化船坞三维坐标系进行关联,实施基准段和第一个搭载总段实测模型模拟搭载比对,得出两者搭载后出现的精度不良点,并确定预修工艺方案和定位方案,得到第一个搭载总段的坞内缺口;
打开分析完成的坞内缺口,添加相邻的搭载总段,并将坞内缺口设置为基准,通过软件中的按距对齐功能显示出匹配间距范围内两个搭载总段对应实测点之间的三维偏差值,未能显示的测量点位通过放大匹配间距手动选择搭载总段和坞内缺口上需要对应的点,补足所有测量点的相对偏差值,实现初步模拟;
根据显示的各点三维偏差值,判断待搭载总段的搭载状态,通过平移和旋转对待搭载总段进行调整,以减小三维偏差和端口余量的修割实现精调整,最后进行保存。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化船坞的连续模拟和快速搭载的造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船方法还包括依次执行的船坞三维测控网安装调试步骤和船坞数字化模型设计步骤;所述船坞三维测控网安装调试步骤和船坞数字化模型设计步骤执行在所述数据采集步骤之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黄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黄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01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