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搭载直升机的独立工作的光电吊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07816.8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87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任福深;刘均;李治淼;王宝金;刘汉旭;王流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47/08 | 分类号: | B64D47/08;B64D47/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6331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搭载 直升机 独立 工作 光电 装置 | ||
1.一种搭载直升机的独立工作的光电吊舱装置,包括电子仓供电部件(2),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仓供电部件(2)包括电子仓壳体上盖(31)、电子仓壳体下盖(39)、限位器(113)、支撑纵梁(36)、快拆电池(40)、电池仓(35)、快装吊环一(32)、快装吊环二(34)、空速管(38)、北斗定位模块(114)、姿态传感器(41)、三轴加速度传感器(43)、空速计(42)、电子仓上盖(33)以及支撑肋板(37);
其中,电子仓壳体上盖纵梁连接孔(100)与电子仓壳体下盖纵梁连接孔(105)通过六个支撑纵梁(36)以螺栓连接的方式组合为外轮廓;电子仓壳体上盖肋板连接孔(102)与电子仓下盖肋板连接孔(112)之间以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了六块支撑肋板(37),以加强电子仓的结构稳定性;电池仓连接孔(17)与电子仓壳体上盖电池连接孔(101)、电子仓壳体下盖电池连接孔(106)通过螺栓连接,使得电池仓(35)牢牢固定在电子仓壳体内部;电池仓定位凸台(95),对快拆电池(40)起定位作用;限位器(113)与电池仓限位螺栓孔(18)通过螺栓连接,将限位器(113)旋转至水平,能对快拆电池(40)实现限位;快装吊环一(32)和快装吊环二(34)分别与电子仓壳体上盖凸台一(99)、电子仓壳体上盖凸台二(103)台采用螺纹连接,用来实现与固定物的快速装夹、快速拆卸;
空速管(38),用于通过测量气流动压来得到空气流速,与空速管连接孔(108)通过螺栓连接实现定位,并通过限位柱(107)进行限位;
北斗定位模块(114),用于实时提供吊舱位置精确坐标,通过定位模块螺栓孔(119)进行连接定位;
姿态传感器(41),用于输出校准过的角速度和加速度,通过姿态传感器连接孔(19)与电子仓壳体进行连接定位;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43)和姿态传感器(41),用于实时输出加速度准确数值,通过姿态连接孔(111)进行连接定位;
空速计(42),通过软管与空速管(38)连接,将空气流速信息进行分析汇总,通过与空速计连接孔(109)的螺栓连接进行定位;电子仓上盖(33)与电子仓壳体上盖连接孔(104)通过螺栓连接,将电子仓上盖(33)固定在电子仓壳体上盖(31),便于传感器的取放和线路的更换;
所述装置还包括吊舱部件(1);所述吊舱部件(1)包括传感器仓(3)和水平旋转机构(4);
所述的传感器仓(3)包括前盖(7)、后盖(9)、红外摄像头安装架(15)、激光测距仪安装架(16)、摄像头安装架(12)、限位安装板(8)、轴承(10)、限位轴(66)、俯仰电机端盖(13)、红外摄像头(5)、摄像头(6)、激光测距仪(11)以及俯仰电机(14);限位安装板连接孔(65)与前盖限位连接孔(44)、后盖限位连接孔(52)通过螺栓连接,使得限位安装板(8)牢牢固定在传感器仓(3)上,以使得当俯仰电机(14)的旋转角度发生激增时,限位孔(74)的螺栓对限位安装板(8)起角度限制的作用;
俯仰电机(14)将叉臂(21)与传感器仓(3)连接起来,主导传感器仓(3)的俯仰运动;传感器仓(3)俯仰动作范围空间在-90°至+90°;
所述水平旋转机构(4)包括:叉臂(21)、线缆槽(80)、有线端盖(27)、无线端盖(20)、PCB电滑环(28)、上壳体(25)、芯轴(29)、顶盖(24)、橡胶弹簧底座(22)、圆锥滚子轴承(30)、旋转电机(117)、上壳体凸台(85)、减振连接架(26)以及橡胶弹簧(23);
其中,叉臂(21)为其他旋转构件提供安装位置,内部有线缆槽(80),为导线提供容纳空间;有线端盖连接孔(81)与叉臂有线连接孔(78)通过螺栓连接,无线端盖连接孔(82)与叉臂无线连接孔(73)通过螺栓连接,使得有线端盖(27)、无线端盖(20)与叉臂(21)紧紧连接在一起,为其他零部件提供安全防护;PCB电滑环(28)通过与PCB电滑环连接孔(118)的螺栓连接,紧密贴合在叉臂表面;上壳体(25)与PCB电滑环(28)紧密贴合,圆锥滚子轴承(30)与上壳体中心孔(86)过盈配合,芯轴(29)与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紧密配合,同时与叉臂中心孔(72)采用螺纹配合,即将上壳体(25)与叉臂(21)连接起来,且上壳体(25)的旋转与叉臂(21)的运动互不干扰;叉臂数据传输孔(71)与上壳体数据传输孔(83)相互映衬,组成了叉臂(21)与上壳体(25)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旋转电机芯轴连接孔(94)与芯轴连接孔(96)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旋转动力由旋转电机(117)通过芯轴(29)传递给叉臂(21),进而实现装置的水平转动;旋转电机(117)另一侧与顶盖(24)紧密贴合;顶盖连接孔(97)与上壳体连接孔(84)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为其他零部件提供稳定的安装环境;顶盖中心孔(98),为电子仓供电部件(2)与吊舱部件(1)交流的通道;橡胶弹簧底座壳体连接孔(90)与上壳体凸台连接孔(87)通过螺栓连接,使橡胶弹簧底座(22)与上壳体凸台(85)牢牢固定在一起;橡胶弹簧连接孔(92)与橡胶弹簧底座连接孔(91)通过螺栓连接,即橡胶弹簧(23)牢牢固定在橡胶弹簧底座(22)上;橡胶弹簧减振孔(93)与减振连接架连接孔(89)通过螺栓连接,减振连接架固定孔(88)与电池仓减振连接孔(110)通过螺栓连接,即形成了由橡胶弹簧(23)、橡胶弹簧底座(22)和减振连接架(26)三者组合在一起的减振系统,以使得橡胶弹簧(23)能够吸收吊舱的振动能量;
在传感器仓(3)内,摄像头(6)、红外摄像头(5)和激光测距仪(11)的中心轴线为平行,且定位稳固,以使得视轴稳定;
所述的吊舱部件(1)与电子仓供电部件(2)通过减振连接架固定孔(88)与电池仓减振连接孔(110)的螺栓连接,使得二者成为统一的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781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网关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茶果破壳挤压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