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可再生能源/氢能交直流混联系统分散式运行管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06828.9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4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邓卫;李毅丰;裴玮;张学;张国驹;孔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张乾桢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再生能源 氢能交 直流 联系 分散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可再生能源/氢能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分散式运行管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构建含可再生能源/氢能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各端VSC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及控制结构;步骤S2:根据步骤S1中的控制结构,本发明根据各系统参数关系构建含可再生能源/氢能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各端VSC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传递函数;步骤S3:通过步骤S2中得出的各端VSC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传递函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尤其是一种含可再生能源/氢能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分散式运行管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传统化石能源不仅会产生温室气体污染环境,其储量也在逐步减少。氢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清洁、容量大的特点,能够帮助提升能源转化效率及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交直流混联系统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兴未来电网拓扑结构,可以将可再生能源与传统电力系统进行互联,其常见的多级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通过变换器(如VSC1、VSC2和 VSCn),可将一个或多个交流系统连接到直流网络中。VSC的交流侧连接到对应交流系统的一条馈线上,而直流侧则连接在同一条直流母线上。分布式能源、电池储能系统以及制氢储能系统等可以直接连接在直流系统中,并通过DC/DC变换器对不同的直流电压等级进行匹配互联,风电系统可以通过AC/DC变换器连接到直流母线上。该系统的结构便于实现灵活多终端对接,中枢直流母线可以提供和提取电能,多个交流系统中的潮流可以通过VSC在直流系统中从指定的交流系统流向另一个,因此,系统内的负载均衡得到实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提升。同时,该系统结构下,可再生能源制氢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电力电子变换环节,提升了整体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然而目前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多采用基于下垂控制的对等控制模式,随着系统接入数量的增加,各端VSC需单独调整其控制器参数,有着控制器设计复杂,难以进行控制参数优化设计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含可再生能源/氢能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分散式运行管控方法,有效克服现有控制方法的缺陷,提升可再生能源/氢能的交直流混联系统的运行性能。本发明提供含可再生能源/氢能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分散式运行管控方法,在下垂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构建含可再生能源/氢能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各端VSC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新型协调控制器,降低了传统方法在交直流混联系统中控制器设计复杂,参数设计困难的问题,可以实现对含可再生能源/氢能的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市场前景广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可再生能源/氢能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分散式运行管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构建含可再生能源/氢能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各端VSC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及控制结构;
步骤S2:根据步骤S1中的控制结构,根据各系统参数关系构建含可再生能源/氢能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各端VSC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传递函数;
步骤S3:通过步骤S2中得出的各端VSC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传递函数
步骤S4:根据步骤S3中得到的分散式运行管控下各端VSC的电流指令更新值,各端VSC各自根据相应的电流指令更新值执行操作,分散自治地完成含可再生能源/氢能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分散式运行管控。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68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