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纺纱线及其裸织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5218.7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8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任志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市大宇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2;D02G3/4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建华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纺 纱线 及其 织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纺纱线及其裸织工艺方法,混纺纱线包括氨纶丝和锦纶丝,氨纶丝为中间芯丝,锦纶丝缠绕在氨纶丝外侧。锦纶丝呈螺旋线的缠绕方式缠绕在氨纶丝外侧。缠绕在氨纶丝外侧的锦纶丝只有一股。裸织工艺方法利用氨纶送纱器将氨纶丝送至四路圆机中,将锦纶丝在四路圆机中缠绕在氨纶丝上,从而得到混纺纱线,再利用混纺纱线制成超薄高弹的、具有一定裸纱效果的面料或者直接制成超薄高弹的丝袜制品。本发明混纺纱线取消了原包芯丝中的长丝锦纶,具有超薄、弹性好、质感均匀、防脱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混纺纱线及其裸织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丝袜编织时用到的包芯丝通常包括包纱和长丝锦纶,包纱又包含氨纶和锦纶两种材料,采用此种包芯丝编织成的丝袜等衣物不够轻薄,且编织工艺不合理,还存在进一步的改善空间,以使织物更加轻薄、质感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混纺纱线及其裸织工艺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氨纶丝和锦纶丝,所述氨纶丝为中间芯丝,所述锦纶丝缠绕在氨纶丝外侧。
优选的,所述锦纶丝呈螺旋线的缠绕方式缠绕在氨纶丝外侧。
优选的,缠绕在氨纶丝外侧的锦纶丝只有一股。
优选的,所述氨纶丝采用莱卡纤维丝。
优选的,所述氨纶丝选用20D,所述锦纶丝采用10D。
本发明还提供了混纺纱线的裸织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氨纶送纱器将氨纶丝送至四路圆机中,将锦纶丝在四路圆机中缠绕在氨纶丝上,从而得到混纺纱线,再利用混纺纱线制成超薄高弹的、具有一定裸纱效果的面料或者直接制成超薄高弹的丝袜制品。
优选的,利用混纺纱线制成丝袜制品时,20D氨纶丝采用氨纶送纱器恒线速度走线织入袜子,编织大腿部位时,速度为280/分钟转速,编织小腿部位时,速度为250/分钟转速,压力为2.0g;10D锦纶丝以恒张力覆盖缠绕在20D氨纶丝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混纺纱线取消了原包芯丝中的长丝锦纶,具有超薄、弹性好、质感均匀、防脱的优点;
2、本发明混纺纱线中的氨纶丝以莱卡为主,具备较好的防脱功能,以及粗细不同的应用由高光油亮到哑光不显眼的转变;锦纶则具备一定的牢度功能;
3、为保证包纱的混纺工艺,在原有的设备上增加“氨纶送纱器”,因为锦纶丝是低弹纱线,氨纶丝是高弹纱线的,一旦氨纶丝分布不均匀,面料会粗糙、气泡、严重的会破损,氨纶送纱器能使氨纶丝退绕均匀、稳定,且是主动恒速送纱(纱线从头到尾在织物每个部位长度及张力都是一样的),从而使氨纶在织物里分布均匀,使织物表面平整光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混纺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市大宇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市大宇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52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