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双主销差动独立转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03845.7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9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田萌健;李和言;王宏楠;姜连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3/12 | 分类号: | B62D3/12;B62D5/04;B62D7/18;B62D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肖莎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主销 差动 独立 转向 系统 | ||
1.一种车辆双主销差动独立转向系统,包括转向器总成(A)、转向节总成(B)、转向横拉杆总成(C),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总成(A)包括转向器壳体(1)、芯轴滑柱(2)、齿轮齿条转向动力机构(3)、差动动力机构(4),所述转向器壳体(1)安装于车身上;所述芯轴滑柱(2)通过圆柱副r联接于所述转向器壳体(1)内;所述齿轮齿条转向动力机构(3)驱动所述芯轴滑柱(2)沿车辆侧向平移;所述差动动力机构(4)通过转动副n安装于所述转向器壳体(1)内且驱动所述芯轴滑柱(2)转动;
所述转向节总成(B)包括第一转向节(5)、第二转向节(6)、蜗轮蜗杆机构(7)、主动齿轮(8)及从动齿轮(9),所述第一转向节(5)与所述第二转向节(6)通过转动副b联接且整体可绕第一主销轴线(L1)转动,所述第一主销轴线(L1)为上摆臂及下摆臂对应与所述第一转向节(5)和所述第二转向节(6)的外球铰联接点连线,所述第二转向节(6)用于支撑车轮(10);所述蜗轮蜗杆机构(7)分别通过转动副c和转动副d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向节(5)内;所述主动齿轮(8)与所述蜗轮蜗杆机构(7)中的蜗轮(72)同轴传动联接;所述从动齿轮(9)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转向节(6)上且与所述主动齿轮(8)啮合;所述从动齿轮(9)的轴线与所述转动副b同轴布置且该轴线穿过所述下摆臂与所述第二转向节(6)的外球铰联接点,该轴线定义为第二主销轴线(L2),所述第二转向节(6)可绕所述第二主销轴线(L2)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向节(5)转动;
所述转向横拉杆总成(C)两端分别通过万向联轴节联接所述芯轴滑柱(2)一端和所述蜗轮蜗杆机构(7)的蜗杆(71)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辆双主销差动独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齿条转向动力机构(3)中齿条(31)沿所述芯轴滑柱(2)轴向方向带动其轴向移动,且其中的齿轮(32)与所述齿条(31)啮合形成高副,所述齿轮(32)输入动力为常规转向动力(SP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车辆双主销差动独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动动力机构(4)包括差动转向电机(41)、减速机构(42)、差动主动轮(43)、差动从动轮(44)及滚珠花键套(45),所述滚珠花键套(45)套设在所述芯轴滑柱(2)上且通过两端向心轴承(11)实现转动副n约束,安装于所述转向器壳体(1)中;所述差动主动轮(43)与所述差动从动轮(44)啮合,所述差动转向电机(4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机构(42),所述差动主动轮(43)传动连接在所述减速机构(42)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辆双主销差动独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10)通过转动副a安装于所述第二转向节(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辆双主销差动独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节(5)与所述第二转向节(6)之间设置一对圆锥滚子轴承(12)实现转动副b约束,一对所述圆锥滚子轴承(12)之间保留一定距离可以形成双剪式支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车辆双主销差动独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蜗杆机构(7)中的所述蜗轮(72)与所述主动齿轮(8)同轴固联同一中心平面;所述蜗轮蜗杆机构(7)中所述蜗轮(72)与所述蜗杆(71)具有较小的导程角,实现机构自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辆双主销差动独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蜗杆机构(7)中的所述蜗杆(71)靠近车身一侧设置面对面安装角接触球轴承(13),并设置轴承套(14)调节所述角接触球轴承(13)的间隙及所述蜗杆(71)轴向位置,在所述蜗杆(71)另一侧设置游动的调心球轴承(15),所述角接触球轴承(13)和调心球轴承(15)共同实现转动副d约束。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一种车辆双主销差动独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销轴线(L1)设定一定的内倾角和后倾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技术大学,未经深圳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38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