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刺芒柄花素在制备防治急性肺损伤药物中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2743.3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8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罗华丽;祝坤尧;张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52 | 分类号: | A61K31/352;A61K36/481;A61P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40001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刺芒柄花素 制备 防治 急性 损伤 药物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刺芒柄花素在制备防治急性肺损伤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刺芒柄花素是作为唯一的活性成分应用于预防或治疗急性肺损伤的药物的制备中,所述急性肺损伤是一个以肺部炎症和肺部微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本发明通过在药物中添加有效成分刺——芒柄花素,能显著防治急性肺损伤,维持肺组织的生理功能和重量,降低肺组织的炎性反应,增强肺组织抗应激作用,减轻炎症因子对肺组织的损伤,提高肺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取得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类黄酮化合物刺芒柄花素的医药用途,具体涉及一种刺芒柄花素在制备防治急性肺损伤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急性肺损伤(ALI)是急性呼吸窘迫征的(ARDS)早期症状,感染与非感染因素均可引起ALI/ARDS。ALI/ARDS引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常常是高致死率的重要原因。欧洲重症监护医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ESICM)于2016年开展了一项国际性、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来自全球 50个国家的459个ICU参与其中;研究结果显示,ICU住院患者ALI发病率为10%,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ALI发病率为23%,总体死亡率为40%,轻度、中度、重度ALI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34.9%、40.0%、46.1%。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这一概念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ALI/ARDS进展非常迅速,能否在病程早期逆转 ALI关系到最终病理结局。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成为临床上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临床上的一大难点。
当前ALI的治疗策略主要为机械通气治疗、药物治疗、干细胞治疗、体外膜肺氧合(ECMO)和中草药治疗等。机械通气是当前治疗ALI的经典方法,临床应用广泛,然而,其机械通气是“双刃剑”,也可能接损伤肺泡细胞加重肺损伤,将机械刺激转化为生化反应,加重炎症反应。MSC在应用于在ALI治疗方面有所进展,但在临床中同样存在诸多疑问,如致瘤可能、最佳剂量、干预途径、干预时机、保存方法、体内生存能力等。在临床治疗ALI中,中医药治疗始终因为其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无法提取出有效成分,并证实其有效性,从而无法为中医药治疗ALI的应用提供依据,使中医药的应用深受限制,大多只能作为辅助治疗应用于临床。
中药植物因其独有的“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等优点,现已广泛引起医药界的注意。因此从中药植物寻找新的药用成分、开发新剂型已开始成为当下的热点研究问题。刺芒柄花素,属异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黄芪、甘草、葛根、红三轴草等豆科植物中。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刺芒柄花素具有抗肿瘤、降血脂、抗心律不齐、抗菌、解痉挛、雌性激素等作用,能够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还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然而,长期以来关于刺芒柄花素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抗肿瘤作用、雌性激素样作用、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作用等方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书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刺芒柄花素在制备防治急性肺损伤药物中的应用。通过动物验证实验首次验证了本发明的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可用于作为制备防治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药物。试验证明了刺芒柄花素的低中剂量作用效果明显优于高剂量治疗ALI,这与临床和中医用药提供了不同的用药思路,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继续探寻具体剂量范围。参考徐叔云教授主编《药理实验方法》中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等效剂量比值,以中国国人平均体重70Kg为标准,根据验证实验数据推导刺柄芒花素临床用药,人体的中低剂量在2.20mg/kg- 5.50mg/kg区间。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刺芒柄花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急性肺损伤的药物中的用途。
所述急性肺损伤是一个以肺部炎症和肺部微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各种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均可引起,常继发于病毒性肺炎病程中,可突然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未经重庆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27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站检修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锦纶废丝破碎收集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