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及浇筑小箱梁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01896.6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0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周迪;李平;李志强;王磊;张宏亮;吴恩泽;王雷雷;陈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工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02 | 分类号: | B28B23/02;B28B1/093;B28B7/30;B28B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惟盛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55 | 代理人: | 杨青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箱 模具 浇筑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和平板振捣器(7);所述内模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间隔排列的补料窗口(1);所述内模底部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通长口(2);所述补料窗口(1)的整体投影与所述通长口(2)的部分重叠;所述平板振捣器(7)可沿通长口(2)延伸方向移动地安装于内模底部,用于对通长口(2)下方的混凝土振捣;
所述补料窗口(1)内设置有用于封闭补料窗口(1)的封窗装置(10);
所述补料窗口(1)包括相对的第一边缘(833)与第二边缘(834);所述第一边缘(833)下方设有第一镂空部(835),所述第二边缘(834)下方设有第二镂空部(836);其中,第一镂空部(835)、第二镂空部(836)分别与补料窗口(1)以及内模具的内部空间连通;
所述封窗装置(10)包括第一封窗组件、第二封窗组件、以及销轴(108);所述第一封窗组件包括第一挡板(101)、第一转轴(102)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挡板(101)的一边缘与第一转轴(102)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02)与第八部分(62)可转动地连接,且该转动连接位置位于第一镂空部(836)内;所述第一挡板(101)用于封闭补料窗口(1);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转轴(102)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转轴(102)转动。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挡板(101)转动,从而将补料窗口(1)切换为敞开状态和封闭状态;
所述第二封窗组件包括第二挡板(103)、第二转轴(104)、第二电机和连杆组件;所述第二挡板(103)的一边缘与第二转轴(104)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04)与第八部分(62)可转动地连接,且该转动连接位置位于第二镂空部(836)内;所述第二挡板(103)内开设有底部开口的T型槽道(105),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连杆(106)和滑块(107);所述连杆(106)的一端与第八部分(62)铰接,该铰接位置位于第二镂空部(836)内,另一端与滑块(107)铰接;所述滑块(107)可移动地置于T型槽道(105)内;当补料窗口(1)封闭时,第二挡板(103)用于支撑第一挡板(101);
所述第一挡板(101)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1013);所述第二挡板(103)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1021);所述第二通孔(1021)与T型槽道(105)连通;当封闭补料窗口(1)时,第一通孔(1013)与第二通孔(1021)同轴心,所述销轴(108)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013)和第二通孔(1021),所述滑块(107)与所述销轴(108)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料窗口(1)沿内模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通长口(2)沿内模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料窗口(1)为150mm×300mm的矩形,相邻补料窗口(1)之间的间距为1m;所述通长口(2)的宽度为8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包括第一模板(3)、第二模板(4);所述第一模板(3)包括支撑小箱梁底部的第一部分(31)、以及支撑小箱梁左侧的第二部分(32);所述第二模板(4)包括支撑小箱梁底部的第三部分(41)、以及支撑小箱梁右侧的第四部分(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振捣器(7)包括底座(72)、与底座(72)连接的行走轮(73)、安装于底座(72)上的振捣器(71);所述行走轮(73)压覆于第一部分(31)或第三部分(41)上,并沿内模的长度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31)的边沿焊接有沿内模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轨道(75);所述第二部分(32)边沿焊接有沿内模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轨道(74);所述行走轮(73)可移动地置于第一轨道(75)或第二轨道(74)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工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工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18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自动调节深度的多水质参数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收纳的船用舷墙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