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客观信息论的智慧法院系统大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01097.9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1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峰;孙福辉;陈奇伟;李晓慧;刘振宇;陈宝贵;余超;王晓燕;张雅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人民法院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6/35 | 分类号: | G06F16/35;G06F40/30;G06Q5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刘飞;贾磊 |
地址: | 10074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客观 信息论 智慧 法院系统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文提供了基于客观信息论的智慧法院系统大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从目标法院系统中获取数据文本集合,并根据法院数据模型确定每个数据文本集合中的多个子数据文本集合;根据客观信息论的度量模型,从所述子数据文本集合中提取得到度量数据集合,并计算获得所述目标法院系统中每个子数据文本集合的信息值,根据所述子数据文本集合的信息值,计算获得所述目标法院系统的数据评分结果,当所述数据评分结果不满足预设要求时,则向所述目标法院系统输出调整指令,以优化所述目标法院系统中的数据,本文能对法院系统数据进行全面定量的分析评价,提高了对法院系统分析评价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文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客观信息论的智慧法院系统大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常用5V度量方法来对大数据质量进行评估,5V度量是指:容量(Volume)、速度(Velocity)、丰富度(Variety)、价值(Value)和真实性(Veracity)。然而,5V度量方法存在如下缺陷:(1)度量指标定义不清晰:由于大数据来源较广,不同行业、不同系统、不同人员对同一数据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相同的大数据可能因此形成不同的评价结论,很难做到完全统一。(2)度量维度不够全面:智慧法院大数据涉及汇聚、质检、治理、应用等多个环节;由文本、图像、音频以及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数据组成,数据呈现结构化、半结构化以及非结构化等多种格式,现有的5V度量方法已不能满足对智慧法院大数据全方位评价的需求。(3)度量指标实施难以落地:不同行业产生的大数据不同,在对各行业产生的大数据进行度量时具体的实施方式也应当有所差别。然而,现有5V度量体系并不是专门针对某个行业大数据度量设计的,没有考虑具体行业的度量需求,度量结果难以展现行业大数据的真实现状。
有鉴于此,现有技术很难对智慧法院系统的数据进行可靠全面定量的分析,从而不能对智慧法院的运行给出有效的指导建议,因此现有技术亟需一种能够实现智慧法院数据定量处理,进而提高智慧法院数据质量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客观信息论的智慧法院系统大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对法院系统运行数据评价的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文提供一种基于客观信息论的智慧法院系统大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目标法院系统中获取在指定时间段内的数据文本集合,所述数据文本集合包括规则文本集合、实体文本集合和案件文本集合;
根据所述数据文本集合,按照法院数据模型确定每个数据文本集合中的多个子数据文本集合;
根据客观信息论的度量模型,从所述子数据文本集合中提取所述度量模型中每个测度项对应的度量数据,得到度量数据集合;
确定不同子数据文本集合对应的不同的基于所述度量模型的测度项组合;
根据所述测度项组合,从所述度量数据集合中进行聚类分析,得到针对每个子数据文本集合的度量数据组合;
根据所述度量数据组合,计算获得所述目标法院系统中每个子数据文本集合的信息值,所述信息值用于表示所述子数据文本集合的价值;
根据所述目标法院系统中每个子数据文本集合的信息值,结合法院数据模型中数据文本集合和子数据文本集合,计算获得所述目标法院系统的数据评分结果;
当所述数据评分结果不满足预设要求时,则向所述目标法院系统输出调整指令,以优化所述目标法院系统中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从目标法院系统中获取在指定时间段内的数据文本集合,包括:
确定待提取数据文本集合的数据类型;
根据所述待提取数据文本集合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待提取数据文本集合的存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人民法院信息技术服务中心,未经人民法院信息技术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10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