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洋地黄毒苷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9470.1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6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胥传来;姜晓倩;匡华;徐丽广;孙茂忠;刘丽强;吴晓玲;宋珊珊;胡拥明;郝昌龙;马伟;吴爱红;高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20 | 分类号: | C12N5/20;C07K16/44;G01N33/577;G01N33/53;C12R1/91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夏苏娟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洋地黄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细胞株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免疫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洋地黄毒苷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FJN及其应用,该细胞株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21年05月13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325。本发明提供的洋地黄毒苷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对洋地黄毒苷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检测灵敏度(ICsubgt;50/subgt;值为0.51ng/mL),为检测临床上血样中洋地黄毒苷含量提供了免疫学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洋地黄毒苷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可制成用于检测洋地黄毒苷的试剂盒,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免疫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洋地黄毒苷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FJN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洋地黄毒苷(Digitoxin),又称为地吉妥辛、洋地黄毒甙或狄吉妥辛,是一种口服强心苷制剂,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略溶于氯仿,微溶于乙醇、乙醚,不溶于水。强心苷类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属于Na+/K+ATP酶抑制剂。洋地黄毒毒苷与Na+/K+ATP酶在细胞膜上可逆性结合,抑制钠离子和钾离子的主动转运,使得细胞内钠离子浓度增加,这又促进钠离子和钙离子交换,提高了细胞中的钙离子浓度。钙离子对心脏兴奋收缩有重要作用,这就是洋地黄毒苷发挥强心作用的基础。由于洋地黄毒苷作用慢而持久,一般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尤其是肾功能不全者应选用洋地黄毒苷,而不是地高辛。洋地黄毒苷也存在许多缺点,如在人体内容易累积,治疗量和中毒量之间相差很小,病人的敏感性及耐受性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医生应结合患者的洋地黄毒苷血药浓度测定和临床症状及时调整洋地黄毒苷的用量。因此,有必要建立快速、高效的洋地黄毒苷的监测方法。
洋地黄毒苷的检测方法通常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质联用(LC-MS)等仪器方法,这些检测方法具有耗时、步骤繁琐、无法进行现场快速检测、成本高等缺点,因此建立快速简便的洋地黄毒苷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酶联免疫法(ELISA)是一种极为高效、敏感、快速的检测方法,适用于大量样本的现场快速检测,为洋地黄毒苷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洋地黄毒苷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由该细胞株制备的抗体对洋地黄毒苷具有较好特异性和检测灵敏度,可以用来建立洋地黄毒苷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洋地黄毒苷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FJN,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21年05月13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325。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洋地黄毒苷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FJN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洋地黄毒苷与载体蛋白偶联得到免疫原;
S2:将所述免疫原与弗氏佐剂混合乳化,对小鼠进行皮下免疫,筛选出血清中洋地黄毒苷抗体含量高的获得免疫的小鼠;
S3:将步骤S2筛选出的小鼠的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所述洋地黄毒苷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FJN。
进一步的,所述载体蛋白为牛血清白蛋白(BSA)或钥孔血蓝蛋白(KLH)得到的免疫原分别为洋地黄毒苷-BSA和洋地黄毒苷-KLH。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的具体操作如下,
SS1:将洋地黄毒苷溶于溶剂中,依次加入高碘酸钠和乙二醇并搅拌,得到混合液;
SS2:将所述混合液加入载体蛋白中,调节pH为9-10;
SS3:加入硼氢化钠,反应制得所述免疫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94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料干燥系统及物料干燥方法
- 下一篇:一种PAN纤维打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