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蜗壳外围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9307.5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7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力捷;王振红;焦石磊;汪娟;姚礼敏;肖俊;齐春雨;金鑫鑫;杨永森;辛建达;李辉;侯文倩;赵一鸣;史倬宇;张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2B9/00;G06F30/13;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赵郁军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水 蓄能 电站 地下 厂房 外围 混凝土结构 温控 方法 | ||
1.一种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蜗壳外围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地下厂房蜗壳外围混凝土结构浇筑前,对安装固定好的蜗壳进行充水保压,0.6倍的水轮机组最大静水头压力<蜗壳内的充水压力<1.0倍的水轮机机组最大静水头压力;
S2、在蜗壳充水保压状态下,分层分块进行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为1.5m-2.0m,各层浇筑上升速度不大于30cm/h;每层浇筑完毕后,间隔5-7天;
S3、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混凝土浇筑温度≤22℃;
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按公式(1)计算:
T=T1+(Ta+R/β-T1)(φ1+φ2) (1)
式中,T是混凝土浇筑温度;T1是混凝土入仓温度;Ta是外界环境气温;R是太阳辐射热,单位kJ/m2.h;β是混凝土表面放热系数,单位kJ/m2.h.℃;φ1是平仓过程的温度系数,φ1=kτ,τ为混凝土入仓后到平仓前的时间,k为经验系数,取0.0030;φ2是平仓后的温度系数,φ2采用单向差分法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是混凝土导热系数和表面放热系数的取值,取值范围为超过上下限范围的按上下限考虑;c是比热,取值范围为0.6-1.2,超过上下限范围的按上下限范围考虑;Δτ是平仓结束至坯层再次被覆盖的时间,单位:小时;
S4、在浇筑的过程中,在每层混凝土浇筑层内布设通水冷却水管,降低混凝土内的温度,使混凝土内的温度不超过56℃;
在每层混凝土浇筑前,在浇筑模板内布设通水冷却用的钢管,该钢管采用焊接钢管,其内径28.50mm,壁厚2.60mm;
钢管的布设密度为水平1.0m×竖直1.0m,待浇筑完毕后,立即往钢管内通入水温为20℃±2℃的冷却水,水流量为1.5-2.0m3/h,通水时间为10天-15天,水流方向每24h变换一次;
S5、在浇筑完最后一仓混凝土后稳压7天,7天后蜗壳放水卸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蜗壳外围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充水压力为:
0.8倍的水轮机组最大静水头压力<蜗壳内的充水压力<1.0倍的水轮机机组最大静水头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蜗壳外围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最佳的通水冷却方式是在蜗壳外围混凝土结构内部最高温度峰值前,加强通水冷却,峰值过后,降低通水流量、提高水温,同时延长通水时间,防止降温过快和幅度过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蜗壳外围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与出机口温度之差小于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蜗壳外围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混凝土内部降温速率不大于1℃/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93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焊带制备工艺及光伏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