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9133.2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2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强;张亚;李旭伟;王荐;胡哲伟;刘勇华;牟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潘卫锋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修复 有机 污染 土壤 电动 扩散 加热 活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包括:S1、确定有机污染土壤区域边界,清除土壤表面杂物,调节土壤pH;开挖阴极槽、阳极槽和加药井,并预埋热电偶加热棒;S2、在阴极槽内布设阴极棒,在阳极槽内布设阳极棒,向加药井内注入Na2S2O8溶液;然后向阴极棒和阳极棒间施加电场,使Na2S2O8溶液在土壤中电动扩散;S3、利用热电偶加热棒加热有机污染土壤,使Na2S2O8溶液中S2O82‑被加热活化,并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降解有机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本发明设计合理,能够实现有机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适宜大量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 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 为威胁人类健康、影响环境安全的重大因素。土壤污染会引起作物中污染物含 量超标,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人类癌症和 其它疾病。另外,土壤受到污染后,含污染物质浓度较高的污染表土容易在风 力和水力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污 染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等其它次生生态环境问题。有机污染是土壤污染的主要类 型之一,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包括工业泄漏和溢出,石油库和化学品库泄 露,农药滥用,清洁剂、油、防冻液随意处置,生活垃圾不当处置,垃圾填埋 场和垃圾堆场等。每年有大量的有机物释放到土壤环境中,包括多环芳烃、石 油、农药、多氯联苯、三氯乙醛、甲烷等,然而由于历史、经济和认识等方面 原因,我国的土壤修复技术还相对欠缺,大多数属于理论研究阶段,缺乏丰富 的临场经验与专业设备。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后引起 全社会高度关注、急需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技术是利用电动力将化学试剂在土壤中迁移扩散,分 布到土壤中的污染物附近,再利用插入土壤中的电加热棒向土壤传导热量从而 活化试剂去除污染物。目前,还鲜有关于电动扩散过硫酸盐以及电加热耦合活 化的相关研究以及相关专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缩短有机污染土壤治理 周期、减小治理成本的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土壤前处理;
S1-1、确定有机污染土壤区域边界,清除污染土壤区域表面杂物,利用 HCl调节有机污染土壤pH至4-6;
S1-2、在有机污染土壤区域中心位置开挖阴极槽,在距离有机污染土壤区 域边界0.5-1.2m处开挖阳极槽,按照三角形法在阴极槽与阳极槽之间开挖多个 加药井,同时预埋多个热电偶加热棒,热电偶加热棒和加药井间隔设置,相邻 两个加药井之间间隔2-5m;阴极槽、阳极槽和加药井的开挖深度均大于有机污 染土壤污染层的深度;
S2、电动扩散处理;
S2-1、在步骤S2-1所得阴极槽内间隔0.2-0.8m均匀布设多个阴极棒,在阳 极槽内布设多个与阴极棒数量对应一致的阳极棒,向加药井内注入质量浓度为 7-15g/L的Na2S2O8溶液;
S2-2、利用外部直流电源为阴极棒和阳极棒供电,并控制电场强度为0.5- 5.0V/cm,运行时间为30-90天,使Na2S2O8溶液在有机污染土壤中进行电动扩 散;
S3、电加热活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91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