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9133.2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2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强;张亚;李旭伟;王荐;胡哲伟;刘勇华;牟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潘卫锋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修复 有机 污染 土壤 电动 扩散 加热 活化 方法 | ||
1.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土壤前处理;
S1-1、确定有机污染土壤区域边界,清除污染土壤区域表面杂物,利用HCl调节有机污染土壤pH至4-6;
S1-2、在所述有机污染土壤区域中心位置开挖阴极槽,在距离有机污染土壤区域边界0.5-1.2m处开挖阳极槽,按照三角形法在阴极槽与阳极槽之间开挖多个加药井,同时预埋多个热电偶加热棒,所述热电偶加热棒和加药井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加药井之间间隔2-5m;所述阴极槽、阳极槽和加药井的开挖深度均大于有机污染土壤污染层的深度;
S2、电动扩散处理;
S2-1、在步骤S2-1所得阴极槽内间隔0.2-0.8m均匀布设多个阴极棒,在所述阳极槽内布设多个与阴极棒数量对应一致的阳极棒,向所述加药井内注入质量浓度为7-15g/L的Na2S2O8溶液;
S2-2、利用外部直流电源为阴极棒和阳极棒供电,并控制电场强度为0.5-5.0V/cm,运行时间为30-90天,使所述Na2S2O8溶液在有机污染土壤中进行电动扩散;
S3、电加热活化处理;
S3-1、利用外部直流电源为热电偶加热棒供电,利用热电偶加热棒将有机污染土壤加热至35-55℃,并保持3-15天;
S3-2、有机污染土壤加热过程中,Na2S2O8溶液中S2O82-被加热活化,并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降解有机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
步骤S1-2中,所述加药井内部套设有PVC管,所述PVC管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条形扩散槽;
步骤S1-1完成后,在所述污染土壤区域表面均匀铺设厚度为20-45cm的黏土层,并压实处理,然后在所述黏土层表面铺设厚度为5-15cm的水泥砂浆层;
步骤S2-2中,所述Na2S2O8溶液电动扩散过程中,首先以0.5-3V/cm的电场强度运行30-58天,然后以3-5V/cm的电场强度运行5-32天;
步骤S2-2中,所述Na2S2O8溶液电动扩散过程中,将各组对应的阴极棒和阳极棒划分为相互间隔的两组,首先将其中一组阴极棒和阳极棒以0.5-3V/cm的电场强度运行30-58天,然后将另外一组阴极棒和阳极棒以3-5V/cm的电场强度运行5-32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所述有机污染土壤pH调节前,利用去离子水调节有机污染土壤含水率至15-3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所述热电偶加热棒预埋完成后,利用沙粒填充热电偶加热棒与有机污染土壤之间的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中,所述阴极棒和阳极棒的极性间隔15-28h切换一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中,所述阴极棒为碳钢管,所述阳极棒为表面镀铂金涂层的板状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91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