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呼吸内科用肺部手术后呼吸训练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97409.3 | 申请日: | 2021-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6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启龙;曹茸;肖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启龙 |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9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内科 肺部 术后 训练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呼吸训练器,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肺部手术后呼吸训练器。本发明提供一种体积较小便于移动,同时移动过程中可进行自锁,进而可防止移动过程中出现部件分离的情况的呼吸内科用肺部手术后呼吸训练器。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呼吸内科用肺部手术后呼吸训练器,包括有:底框和提手,底框外壁中部两侧均设有提手;训练机构,底框内壁底部设有训练机构;透明罐,训练机构上间隔设有十八个透明罐。本发明通过设有训练机构,训练机构可进行呼吸训练,进而可方便人们进行呼吸锻炼;通过设有提拉机构,提拉机构可对训练机构进行保护,进而可有效提高训练器的使用年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呼吸训练器,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肺部手术后呼吸训练器。
背景技术
呼吸训练分为吸气训练和呼气训练两种训练,其中吸气是一种主动过程,其需要靠主动收缩使胸腔扩大,使肺内压力降低,当肺内压力低于大气压时,空气便会吸入肺中;而呼气的原理与吸气一样是根据压力差,即肺内压力大过大气压,呼吸训练对于体内气体交换的效率,有显著的帮助,这种训练对于肺部手术后的患者来说不可缺少,而现有的呼吸训练器大多存在体积较大不便于移动,而且在移动过程中容易发生部件分离的情况的缺点。
专利申请号CN104958872A公开了一种呼吸训练器,是针对解决现有同类产品中吹气和吸气结构设计欠佳的技术问题而设计。该呼吸训练器包括瓶体、波纹软管和气嘴,瓶体由两侧瓶体壳和底部的贴膜连接构成腔体,瓶体的气孔处设有吹气组件,瓶体内设有吸气组件;其要点是所述吹气组件包括罩壳、指针、盖板、单向膜和座壳,瓶体气孔处的座壳内设有单向膜;罩壳的扇形气腔窗内设有指针,气腔窗与罩壳相通处设有进气孔,指针的定位孔下方设有摆块;瓶体内设有主气腔和侧气腔,主气腔的主通道与主气腔,以及瓶体气孔处的主气孔相通,主气腔内设有活塞阀;侧气腔的侧通道与侧气腔,以及瓶体气孔处的侧气孔相通,侧气腔内设有密封锥。该发明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实现了呼吸锻炼的作用,但是存在体积较大不便于移动。
针对上述现有训练器存在的缺点,我们提供这样一种体积较小便于移动,同时移动过程中可进行自锁,进而可防止移动过程中出现部件分离的情况的呼吸内科用肺部手术后呼吸训练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存在体积较大不便于移动,而且在移动过程中容易发生部件分离的情况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体积较小便于移动,同时移动过程中可进行自锁,进而可防止移动过程中出现部件分离的情况的呼吸内科用肺部手术后呼吸训练器。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呼吸内科用肺部手术后呼吸训练器,包括有:
底框和提手,底框外壁中部两侧均设有提手;
训练机构,底框内壁底部设有训练机构;
透明罐,训练机构上间隔设有十八个透明罐;
进气圆帽,十八个透明罐上部均设有进气圆帽;
提拉机构,底框上部设有提拉机构。
作为优选,训练机构包括有:
围框,底框内壁底部间隔设有两个围框,两个围框均与透明罐连接;
支撑边,围框顶部间隔设有两个支撑边;
通气管,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支撑边内侧之间设有通气管,通气管与进气圆帽连接;
硬管,两根通气管内侧连接有硬管;
支撑环,两个围框上均间隔设有支撑环,支撑环的数量为六个,支撑环与硬管连接。
作为优选,提拉机构包括有:
上盖,底框上部安装有两个上盖;
连接座,两个上盖外壁上部均间隔设有连接座,连接座的数量为六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启龙,未经张启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74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解铝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下混凝土墙局部渗漏的修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