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控管阳极电源纹波混频无线携能通信装置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95850.8 | 申请日: | 2021-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8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阳;朱铧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J23/36 | 分类号: | H01J23/36;H02J50/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马腾飞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磁控管 阳极 电源 混频 无线 通信 装置 方法 | ||
1.磁控管阳极电源纹波混频无线携能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控管电源(1)、磁控管(2)、中频信号发生器(3)和第一电容(41);所述磁控管电源(1)连有第一阴极电源线(71)和第二阴极电源线(72);所述第一阴极电源线(71)和第二阴极电源线(72)分别与磁控管(2)的阴极两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41)一端和中频信号发生器(3)连接,另一端和第一阴极电源线(7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管阳极电源纹波混频无线携能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41)与第一阴极电源线(71)连接交点和磁控管电源(1)之间的第一阴极电源线(71)上设有第一电感(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控管阳极电源纹波混频无线携能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阴极电源线(72)上设有第二电感(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控管阳极电源纹波混频无线携能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电感(53);所述第三电感(53)一端与中频信号发生器(3)以及第一电容(41)连接中频信号发生器(3)的一端均连接,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控管阳极电源纹波混频无线携能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电容(44);所述第四电容(44)一端与磁控管电源(1)和第一电感(51)之间的第一阴极电源线(71)连接,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控管阳极电源纹波混频无线携能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电容(45);所述第五电容(45)一端与磁控管电源(1)和第二电感(52)之间的第二阴极电源线(72)连接,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控管阳极电源纹波混频无线携能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阻(61)、第二电阻(62)和第三电阻(63);所述第一电阻(61)和第三电感(53)两端并联;所述第二电阻(62)和第一电感(51)两端并联;所述第三电阻(63)和第二电感(52)两端并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控管阳极电源纹波混频无线携能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抗匹配调节器;所述阻抗匹配调节器包括第二可调电容(42)和第三可调电容(43);所述第二可调电容(42)一端与中频信号发生器(3)以及第一电容(41)连接中频信号发生器(3)的一端均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可调电容(43)一端与中频信号发生器(3)以及第一电容(41)连接中频信号发生器(3)的一端均连接,另一端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控管阳极电源纹波混频无线携能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第一电容(41)、第一电感(51)、第二电感(52)、第三电感(53)、第四电容(44)、第五电容(45)、第一电阻(61)、第二电阻(62)和第三电阻(63)集成在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第四端口和第五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位于第一电感(51)和磁控管电源(1)之间的第一阴极电源线(71)上;所述第二端口位于第二电感(52)和磁控管电源(1)之间的第二阴极电源线(72)上;所述第三端口位于第一电感(51)和磁控管(2)之间的第一阴极电源线(71)上;所述第四端口位于第二电感(52)和磁控管(2)之间的第二阴极电源线(72)上;所述第五端口位于中频信号发生器(3)和第一电容(41)之间,使中频信号发生器(3)和第一电容(41)连通。
10.磁控管阳极电源纹波混频无线携能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磁控管阳极电源纹波混频无线携能通信装置;具体步骤为:所述磁控管电源(1)为磁控管(2)供电;所述中频信号发生器(3)产生中频信号,中频信号通过第一电容(41)输入到第一阴极电源线(71)上,此时中频信号等效为磁控管(2)阳极电压的纹波加载到磁控管(2)阳极电压上,并将磁控管(2)本身激励起的谐振信号作为本地振荡信号,当中频信号作为阳极电压纹波与磁控管(2)的谐振信号发生作用时,磁控管(2)非线性响应的特性使磁控管(2)的输出端产生新信号,新信号的频率是中频信号的频率与谐振信号的频率进行线性运算的结果,新信号直接通过天线向外辐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58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