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污染检测报警系统及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4909.1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3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昶辉;刘洋;李杨;韩艳来;刘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津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2 | 分类号: | G08B21/12;G01N33/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济南方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1 | 代理人: | 邹鹏飞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污染 检测 报警 系统 报警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污染检测报警系统及报警装置,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数据监测中心和报警器,包括数据监测中心和报警器,数据监测中心与报警器之间通过区域网完成数据的交互,报警器包括柜体,柜体内部固定有气体检测仪,气体检测仪包括气体传感器、信号传输模块、数据处理器和存储器,气体传感器将检测的数据信号传输至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通过信号传输模块将检测的数据信号上传至区域网,同时数据处理器将检测的数据信号传输至存储器进行备份。本发明通过设有的报警器,实时的完成对周测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实现监控的数据具有时效性,有效的提高对环境污染的监控力度,同时减少人力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境污染检测报警系统及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质量的好坏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企业生产排放、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工业生产排放的有害工业气体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污染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严重的空气污染危害人们的生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污染检测报警系统及报警装置,通过设有的报警器,实时的完成对周测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传输至数据监测中心,实现监控的数据具有时效性,有效的提高对环境污染的监控力度,同时减少人力的使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环境污染检测报警系统,包括数据监测中心和报警器,所述数据监测中心与报警器之间通过区域网完成数据的交互,所述报警器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部固定有气体检测仪,所述气体检测仪的进气管穿过柜体延伸至柜体外部,所述气体检测仪包括气体传感器、信号传输模块、数据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气体传感器将检测的数据信号传输至数据处理器,所述数据处理器通过信号传输模块将检测的数据信号上传至区域网,同时所述数据处理器将检测的数据信号传输至存储器进行备份。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器通过信号传输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中的任意一种。
一种环境污染检测报警装置,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一侧设有的开口上安装有柜门,所述柜体的另一侧面上开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配合安装有换气部,所述柜体内部固定有气体检测仪,所述气体检测仪的进气管穿过柜体延伸至柜体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换气部包括盒体、连通部和动力部件;所述连通部配合安装在盒体内,安装的动力部件带动连通部在盒体内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主体为具有一个开口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开口与柜体内部连通,所述外壳体的底面上对称设有两组立板,其中,任意两相邻的立板之间相互平行并构成通道,两组立板的外侧均覆盖有盖板,两组所述立板的中部形成槽体,其中,位于上侧的盖板上开有与立板构成通道连通的槽孔,槽孔内安装有单向打开的密封板一,所述盖板的外侧底部开有与下侧立板构成的通道连通的开口,开口内安装有单向打开的密封板二。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部包括管体和横杆,所述横杆上固定有若干个并列的管体,所述管体的端口滑动安装在两相邻的立板构成通道内,位于所述管体上侧的端口处安装有密封板三。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端口外侧面上均布有若干个滚珠。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部件包括连杆和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盖板上,所述电机输出端设有的偏心轴通过连杆与横杆上设有的连接座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津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津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49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