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矾渣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2868.2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0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燕;朱明飞;张文超;柴立元;闵小波;王庆伟;林璋;颜旭;李彦雨;何紫彤;鲁兴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7/04 | 分类号: | C22B7/04;C22B19/20;C01G9/02;C01G21/02;C01G49/08;C07C51/41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盛武生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矾渣减 量化 资源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产生的固废综合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矾渣的处理方法,包括对铁矾渣中铁矾相的处理步骤:将铁矾渣置于草酸溶液中搅拌反应,反应后固液分离获得反应液和剩余渣;对反应液进行太阳光辐照处理,随后再进行固液分离,获得草酸亚铁。此外,还包括对富集在剩余渣中的铁酸锌的处理步骤:将剩余渣、草酸和还原剂浆化,将得到的浆料进行一锅转型处理,随后经固液分离,得到草酸锌和草酸亚铁的转型产物。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实现铁矾渣的规模化高值利用,效果显著;该方法工艺流程短,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转化效率高,具有清洁、低能耗的优势和极佳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综合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矾渣减量化及资源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湿法炼锌是我国大多锌冶炼企业选择的冶炼工艺,而湿法炼锌中不管采用常规法和热酸除铁法,生产过程中均伴随产生大量含锌浸出渣。然而,由于热酸浸出时,焙砂中的铁也同锌一起进入溶液,后续为保证锌液的品质,需将锌液中的铁离子除去。目前按除铁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黄钾铁矾法、针铁矿法和赤铁矿法等。其中黄钾铁矾法的主要优点有:可获得适于电解的硫酸盐溶液,同时锌、镉、铜的回收率提高;铁呈结晶状出去,过滤和洗涤性能较好;黄铁矾化合物仅含少量Na+、K+或NH4+,试剂消耗较少;(4)沉铁析酸较少,pH控制较低(约1-1.5),中和剂消耗少。其缺点主要有:渣量大,渣含铁低,不便利用;(2)有价金属铅、银品位较低,国内多家工厂产出酸浸渣Pb~4%、Ag~160g/t,直接火法烟化法回收不经济,通常送渣库堆存;铁矾渣属于危废,投资费用大,渣库占用大量土地,尚存在环境污染的隐患。尽管黄钾铁矾法仍存在上述问题,但由于该法工艺成熟可靠、流程较单一、易于操作控制、投资相对较低且能很快达产达标,仍是国内外锌冶炼厂主流除铁工艺。除锌冶炼外,铜、镍、钴、锰等金属湿法冶炼过程中也常采用黄钾铁矾法除铁,产生的铁矾渣以锌冶炼过程中的产量最大。目前,锌冶炼85%采用湿法炼锌工艺,其中45%采用黄钾铁矾法除铁,每年产生大量的铁矾渣。世界铁矾渣主要产生于澳大利亚、印度、西班牙、荷兰、加拿大、法国、墨西哥、芬兰、德国、阿根廷、日本及中国。仅我国目前已堆存超3000万吨铁矾渣,且逐年增加。
针对铁矾渣的处理处置方法,火法处理主要存在SO2排放污染的问题;湿法工艺相比火法能耗低,选择性好,但有浸出液等废水需要处理;选矿法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但浮选法主要针对铁矾渣中的银,仍有大量尾渣,磁选回收的铁难以达到冶炼要求;制作材料成本高;而固化处理虽然铁矾渣得到了安全处置,有价元素未得到合理回收。对于铁矾渣的综合回收利用,不仅要结合铁矾渣的性质,同时要考虑处理工艺对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SO2以及废水排放,避免重金属污染,减少废渣的堆存数量。在不带来二次污染的条件下回收利用铁矾渣,综合考虑资源、环境和经济的问题,是现在研究的焦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铁矾渣中铁钒相利用价值不高、铁酸锌结构性质稳定,难于处理等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矾渣的处理方法,旨在实现铁钒相制备高纯草酸亚铁,另外,实现铁酸锌的温和转化,降低其处理难度,并实现其资源化分离。
铁矾渣中含有铁矾相、铁酸锌以及硫酸铅等有利用价值的物相成分,但现有处理手段难于高价值利用铁矾相。此外,铁矾渣中的铁酸锌具有尖晶石结构,性质稳定,难于转型转化,另外,其酸浸难度大,浸出率很低,例如,在草酸体系中基本上没有浸出效果。针对铁矾渣难于高附加值利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铁矾渣的处理方法,包括对铁矾渣中铁矾相的处理步骤:将铁矾渣置于草酸溶液中搅拌反应(浸出反应),反应后固液分离获得反应液和剩余渣;对反应液进行太阳光辐照处理,随后再进行固液分离,获得草酸亚铁;
草酸和铁矾渣的质量比大于或等于1:1;
反应过程的温度为4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28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