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转接组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2519.0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6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言;黄金柱;曾映澍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48 | 分类号: | H01R4/48;H01R12/57;H01R12/72;H01R13/02;H01R13/648;H01R13/658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宋兴;黄健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转接 组装 结构 | ||
本案提供一种电源转接组装结构,包括壳体、电路板、插座与弹性片。电路板固定于壳体,且包括第一抵接面。插座固定于壳体,邻设于电路板,且包括第二抵接面。弹性片设置于壳体,连接于电路板与插座之间,且包含本体、第一悬臂与第二悬臂,第一悬臂与第二悬臂分别设置于本体的两相对端,第一悬臂于空间上相对且恒抵第一抵接面,第二悬臂于空间上相对且恒抵第二抵接面。本体与第一抵接面具有第一间隙,小于第一悬臂自本体延伸形成的第一悬臂长度。本体与第二抵接面具有第二间隙,小于第二悬臂自本体延伸形成的第二悬臂长度。
技术领域
本案涉及一种电源设备,尤指涉及一种电源转接组装结构,以简化组装程序、实现自动化生产,同时防止电气干扰。
背景技术
在现今日常生活中,许多电子装置的应用均需通过电源转接模块来提供所需电源。电源转接模块主要包括插座与电路板的组合,其中插座用以连接至供应电源导接插头,电路板连接至插座,组配进行电源的转换,以提供电子装置所需电源。另外,插座与电路板之间则常通过线材导线进行连接。
由于线材导线的设置需于插座与电路板组装后再通过人力完成焊接,因此,传统电源转换组装结构并不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另一方面,线材导线的连接不易控制长短变化及走向,更容易因为线材交叉而造成电气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或射频干扰(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RIF)。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源转接组装结构,可简化插座与电路板的配接,实现自动化生产,同时避免因为线材交叉造成电气EMI/RIF干扰,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失。
发明内容
本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转接组装结构。通过弹性片连接壳体上的插座与电路板,以简化组装程序,实现自动化生产,同时避免因为线材交叉造成电气EMI/RFI干扰。
本案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转接组装结构。一体成型的弹性片设置于壳体的安装面,于插座与电路板固定在壳体上时,弹性片的两悬臂分别恒抵插座与电路板的抵接面,实现插座与电路板稳固的电连接。其中弹性件通过悬臂恒抵对应的抵接面时,悬臂与本体之间的夹角更例如呈锐角,以提供弹性力,并增加结构强度。由于弹性片的两悬臂通过插座以及电路板固定于壳体时挤压而产生弹性力恒抵对应的抵接面,因此可结合插座与电路板固定于壳体的组装程序,采用自动化组装设备实现壳体、插座、电路板以及弹性片的组装结构,并确保插座以及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
本案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转接组装结构。通过弹性片架构插座与电路板之间例如火线、零线以及地线的电连接,连接火线与零线的两个弹性片例如由插座的后侧导出且平行设置,确保彼此之间维持的最小距离符合电气间隙以及爬电距离的安规需求。另外,连接地线的弹性片则可由插座的旁侧导出,进一步确保三个弹性片之间均符合电气间隙以及爬电距离的安规需求,避免因为线材交叉造成电气EMI/RFI干扰。另一方面,由于插座与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均通过具结构强度的弹性片实现,结合插座以及电路板的组装程序,更有助于以自动化生产方式实现插座、电路板以及弹性片的组装结构,简化组装程序、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为达前述目的,本案提供一种电源转接组装结构,包括壳体、电路板、插座以及至少一弹性片。壳体具有安装面。电路板固定于壳体,且包括至少一第一抵接面,面向安装面。插座固定于壳体,邻设于电路板,且包括至少一第二抵接面。至少一弹性片设置于安装面,连接于电路板与插座之间,且包含一本体、一第一悬臂以及一第二悬臂,第一悬臂以及第二悬臂分别设置于本体的两相对端,第一悬臂于空间上相对且恒抵至少一第一抵接面,第二悬臂于空间上相对且恒抵至少一第二抵接面,其中本体与至少一第一抵接面具有一第一间隙,第一间隙小于第一悬臂自本体延伸形成的一第一悬臂长度,其中本体与至少一第二抵接面具有一第二间隙,第二间隙小于第二悬臂自本体延伸形成的一第二悬臂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25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