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自动感应电子钥匙的智能迎宾及送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2413.0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5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密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2 | 分类号: | B60Q1/02;B60R25/24;B60R25/10;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自动 感应 电子 钥匙 智能 迎宾 送行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自动感应电子钥匙的智能迎宾及送行系统,涉及汽车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天线、电子钥匙、PEPS主机、车身控制模块BCM、迎宾照地灯和光强监测模块,PEPS主机与天线电性连接,天线用于发出LF信号扫描电子钥匙,电子钥匙用于反馈RF信号给PEPS主机,PEPS主机通过CAN线路与车身控制模块BCM连接,车身控制模块BCM与迎宾照地灯电性连接,迎宾照地灯安装在后视镜的底部,光强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车身周边环境的光线状况。本发明通过判断是否驱动天线扫描、是否高频率扫描和是否在亮灯区域内,三种判断均有效时迎宾照地灯亮起迎宾或送行,制定相应的天线扫描逻辑及模式切换,解决了现有车辆迎宾及送行系统不够智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自动感应电子钥匙的智能迎宾及送行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迎宾灯不仅可彰显汽车品牌高贵气质,而且为乘坐者照亮车门的路,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传统的汽车迎宾功能由于PEPS模块在防盗状态下完全休眠,无法主动识别钥匙,故要求用户主动触发钥匙或APP解锁/寻车请求,而当用户下车离开,也无法智能送行,故当用户一时无法找到钥匙,如野外旅行,地面不平整时,用户可能因看不清路面而摔倒,智能化明显不足,且现有的迎宾及送行系统功耗较高,难以基于周围环境进行自动调整,各部件长期处于高功耗下运行。
因此,现有的汽车迎宾及送行系统,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自动感应电子钥匙的智能迎宾及送行系统,通过判断是否驱动天线扫描、是否高频率扫描和是否在亮灯区域内,三种判断均有效时迎宾照地灯亮起进行迎宾或送行,且制定相应的天线扫描逻辑及模式切换,解决了现有的车辆迎宾及送行系统不够智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基于自动感应电子钥匙的智能迎宾及送行系统,包括天线、电子钥匙、PEPS主机、车身控制模块BCM、迎宾照地灯和光强监测模块,所述PEPS主机与天线电性连接,所述天线用于发出LF信号扫描电子钥匙,所述电子钥匙用于反馈RF信号给PEPS主机,所述PEPS主机通过CAN线路与车身控制模块BCM连接,所述车身控制模块BCM与迎宾照地灯电性连接,所述迎宾照地灯安装在后视镜的底部,所述光强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车身周边环境的光线状况,且所述光强监测模块通过CAN或LIN线路分别与PEPS主机和车身控制模块BCM连接。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使用步骤:
步骤1:车身在防盗状态下,天线发出LF信号扫描电子钥匙,当用户携带电子钥匙进入天线的车外扫描感应区域时,电子钥匙反馈RF信号给PEPS主机;
步骤2:PEPS主机根据RF信号判断电子钥匙的位置,当电子钥匙的位置到达亮灯区域,发送电子钥匙靠近指令给车身控制模块BCM;
步骤3:车身控制模块BCM驱动迎宾照地灯亮起,当用户携带电子钥匙上车关闭车门或上电后,PEPS主机停止驱动天线扫描;
步骤4:当用户断电且携带电子钥匙关闭车门,PEPS主机驱动天线工作,天线发出LF信号扫描电子钥匙;
步骤5:电子钥匙反馈RF信号给PEPS主机,PEPS主机根据RF信号判断电子钥匙的位置,当用户离开亮灯区域,发送电子钥匙远离指令给车身控制模块BCM,车身控制模块BCM驱动迎宾照地灯熄灭。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控制模块BCM驱动亮灯的具体过程为,光强监测模块监测周围光线状况,基于周边环境的光线状况,车身控制模块BCM判断是否驱动亮灯,光强监测模块使得该系统可基于周围光线状况数据,判断迎宾照地灯亮灯与否,进而使得迎宾照地灯更加节能环保,若不够亮,还可根据蓄电池电压情况判断是否驱动大灯,亦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关闭该光强监测模块,若在亮灯过程中用户希望灭灯,也可以通过按电子钥匙的闭锁键来实时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2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心螺旋杆双辊驱动挤压成形装置及工艺
- 下一篇:一种眼镜铰链弯曲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