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柱塞泵平面配油盘加工工艺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90761.4 | 申请日: | 2021-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0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民;李锋;朱泽东;唐军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正元铜合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F04B1/2078;F04B1/324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甬远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09 | 代理人: | 徐亚芬 |
| 地址: | 3152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塞 平面 油盘 加工 工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柱塞泵平面配油盘加工工艺及装置,包括壳体、前盖以及后盖,所述轴承内部中心端套接有传动轴,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缸体,所述缸体一侧设置有平面配油盘,所述缸体另一侧设置有回程板,多个所述回程孔内部皆设置有柱塞,多个所述柱塞一侧设置有斜盘,所述斜盘一侧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底部与所述后盖底部贯穿连接,且所述调节螺杆底部螺栓连接有调节手轮。该种柱塞泵平面配油盘加工工艺及装置,新的工艺和装备改机了由原来单一的车铣设备优化为车铣复合加工及专机结合,减少了加工工序,减少了人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面配油盘加工工艺及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柱 塞泵平面配油盘加工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平面配油盘加工工艺通常由车1、车2、粗磨、精铣1、 精铣2、精磨、研磨、推研、清洗包装等9道工序组成,加工比较 繁琐,且效率较低,增加了平面配油盘的加工成本,且传统的加工设 备通常由多个具有单一加工功能的设备组成,设备占地面积较大,且 在加工的过程中多个加工设备之间没有衔接,工人需要手动对每个加 工工序进行周转,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力,费时费力。
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柱塞泵平面配油盘加工工艺及 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柱塞泵平面配油盘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柱塞泵平面配油盘的车削:将待加工的原料件通过高精度复 合车铣机床的车削结构夹具进行固定,向高精度复合车铣机床输入车 削参数,启动高精度复合车铣机床,对原料件进行车削,得到车削原 料件;
S2、柱塞泵平面配油盘的精铣:通过高精度复合车铣机床内部的 输送结构一对车削原料件进行输送,使车削原料件进入到高精度复合 车铣机床的精铣结构中,此时对车削原料进行精铣,从而得到具有多 个输油孔及密封槽的精铣原料件;
S3、柱塞泵平面配油盘的精研磨:通过高精度复合车铣机床内部 的输送结构二对精铣原料件进行输送,使精铣原料件进入到高精度复 合车铣机床的精研磨结构中,对精铣原料件进行精研磨,去除精铣原 料件内部的毛刺及精铣件不规则部位,使精铣原料件具备完整的平面 配油盘初期雏形;
S4、柱塞泵平面配油盘的推研:通过高精度复合车铣机床内部的 输送结构三对平面配油盘初期雏形进行输送,使平面配油盘初期雏形 进入到高精度复合车铣机床的推研结构中,此时对平面配油盘初期雏 形表面进行推研,使平面配油盘初期雏形表面呈光滑结构,进而得到 完整的平面配油盘;
S5、柱塞泵平面配油盘的清洗包装:通过高精度复合车铣机床内 部的输送结构四对平面配油盘进行输送,使平面配油盘进入到高精度 复合车铣机床的清洗包装结构中,此时,首先对平面配油盘进行清洗, 使平面配油盘呈整洁无杂质状态,并通过高精度复合车铣机床内部的 包装结构对平面配油盘进行包装,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一种柱塞泵平面配油盘装置,包括壳体、前盖以及后盖, 所述前盖内部中心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 且所述轴承内部中心端套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一端与所述壳体内 部贯穿连接,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缸体,所述缸体一侧设置有平面配 油盘,所述缸体另一侧设置有回程板,且所述回程板内部开设有多个 回程孔,多个所述回程孔皆与所述缸体内部贯穿连接,多个所述回程 孔内部皆设置有柱塞,多个所述柱塞一侧设置有斜盘,所述斜盘一侧 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底部与所述后盖底部贯穿连接,且所 述调节螺杆底部螺栓连接有调节手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缸体外周套接有配套环, 所述配套环外周与所述壳体内壁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所述平面配油盘的所述缸 体一侧开设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内部与所述平面配油盘内部贯穿连 接,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所述传动轴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 外周与所述齿轮槽内部啮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正元铜合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正元铜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07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