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凉感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0614.7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5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盛冠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D03D15/50 | 分类号: | D03D15/50;D03D15/225;D03D15/292;D03D15/283;D04B1/14;D04B1/16;D04B27/00;D01F1/10;D01D1/06;D01D1/00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朱建刚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织物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复合型凉感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挤出机将凉感母粒加工形成凉感复合纤维,在将凉感复合纤维编织而成织物;所述凉感母粒包括基材和复合矿物改性剂,所述复合矿物改性剂的质量小于基材的10%;所述复合矿物改性剂按照质量份包括的30-40份云母、5-10份氧化锆、1-5份乙二醇锑、10-20份聚丙烯酰胺和2-5份二氧化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凉感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矿物改性剂的质量小于基材的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凉感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凉感母粒制备步骤包括:先将20-50%复合矿物改性剂和基材混合加工形成母粒基材;再通过混料系统将余量的复合矿物改性剂复合在母粒基材外形成包覆层,得到凉感母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凉感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凉感母粒制备步骤包括:通过通过混料系统将复合矿物改性剂复合在母粒基材外形成包覆层,得到凉感母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凉感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系统在将复合矿物改性剂复合在母粒基材过程中,通过对复合矿物改性剂加热,而后使复合矿物改性剂粘结在母粒基材上;所述混料系统在将复合矿物改性剂复合在母粒基材时的加热温度为110-20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凉感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系统包括倾斜设置的混料管(1),混料管(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进料口(2)和出料口(3),所述混料管(1)上安装若干混合装置(4),所述混合装置(4)用于向混料管(1)内输入添加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凉感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装置(4)包括套接在混料管(1)上的环形壳体(6)以及连接在环形腔(8)体外周的若干吹扫组件(5);所述环形壳体(6)与混料管(1)同轴连接,并在环形壳体(6)内轴向设置中轴管(7),中轴管(7)与环形壳体(6)之间形成环形腔(8);所述吹扫组件(5)用于环形腔(8)内吹入携带添加剂的空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凉感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扫组件(5)包括吹扫管(9)和加料装置(10),所述吹扫管(9)包括输出端(11)和输入端(12),吹扫管(9)的输出端(11)呈偏心结构连接于环形壳体(6)的外侧,所述混合装置(4)接于吹扫管(9)中间,混合装置(4)包括缩口管一(13)、缩口管二(14)和混合罩(16),所述缩口管一(13)和缩口管一(13)分别连接于输出端(11)、输入端(12)的输入端(12)一侧的吹扫管(9);所述缩口管一(13)和缩口管二(14)相对的一侧相连,并呈逐渐缩小的结构,所述混合罩(16)围绕于缩口管一(13)和缩口管二(14)的外周,并在混合罩(16)与缩口管一(13)、缩口管二(14)之间形成环形的混合腔(17),所述缩口管二(14)的小径端设置联通缩口管二(14)内侧与混合腔(17)的混合孔(15);所述混合腔(17)外连接有混合管(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061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保鲜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柔性CIC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