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0178.3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0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辛帅;王建斌;陈田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德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4 | 分类号: | C09J175/04;C08G18/76;C08G18/66;C08G18/42;C08G18/44;C08G18/48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毛毛 |
地址: | 264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聚氨酯 热熔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包括以下组分:10%‑40%聚酯多元醇,10%‑30%聚醚多元醇,0.5%‑8%聚碳酸酯多元醇,1%‑10%小分子多元醇,0‑10%石油树脂,10%‑30%异氰酸酯,0.1%‑1%硅烷偶联剂,0‑1%助剂,0.1%‑0.5%催化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能够制得耐高温性能良好、高温环境下强度衰减较小的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且耐油酸浸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熔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反应型聚氨酯热溶胶(PUR)在室温下是固体,但在加热情况下发生熔融,在液体或流体状态下进行涂布,冷却前与第二粘接基材接触,从而冷却后可以形成具有一定粘接强度的固体胶水,随后与空气中水分进一步反应可以进行固化交联反应,从而获得较高的最终粘接强度。因其具有低气味,低挥发性,高强度,高可靠性,快速定位粘接等优点,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电子,纺织,服装,木工,汽车,制鞋等行业。
但是,现有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耐高温性能差,而电子行业中的音箱或扬声器由于振膜振动会造成使用环境为高温的环境,温度往往可达80度,现有技术中的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在高温下强度衰减较大,从而使用过程中造成粘接不良,脱胶,引起粘接失效。此外,随着电子消费品要求的不断提高,耐化学品尤其是耐皮脂、油酸等性能逐渐被厂家所重视。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由于其所采用常规原料造成在高温下强度衰减比较大,85℃高温下强度衰减较常温最高可达80%,较低的强度难以保证良好的粘接效果及蠕变效果。而在耐油酸方面,由于常规PUR较低的交联密度,用量较多的聚醚多元醇,及丙烯酸树脂,石油树脂等往往造成对油酸的耐受性比较低。
因此,研发一种耐高温、高温下强度不会大幅度衰减,且耐油酸、皮脂的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成为该领域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以解决现有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耐高温性能差、高温环境下强度大幅度衰减,且不耐油酸、皮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热熔胶包括以下组分:10%-40%聚酯多元醇,10%-30%聚醚多元醇,0.5%-8%聚碳酸酯多元醇,1%-10%小分子多元醇,0-10%石油树脂,10%-30%异氰酸酯,0.1%-1%硅烷偶联剂,0-1%助剂,0.1%-0.5%催化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聚酯多元醇包括结晶性聚酯多元醇和非结晶性聚酯多元醇;所述结晶性聚酯多元醇为赢创Dynacoll 7330、Dynacoll 7340、Dynacoll 7360、Dynacoll 7380、Dynacoll 7390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非结晶性聚酯多元醇为赢创Dynacoll 7250、Dynacoll 7255,旭川化学FLP2000N,斯泰潘PD-56、PDP-70中的一种或两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聚碳酸酯多元醇为旭化成G3452、S6002中的一种或两种。
其中,聚碳酸酯多元醇是指以聚碳酸酯为重复链节的多元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聚醚多元醇为聚丙二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或聚甲基四氢呋喃醚二醇。
其中,聚醚多元醇是以聚醚结构为主要重复链节的多元醇,可以提供柔性。可选地,聚醚多元醇为PPG1000,PPG2000,PTMG1000,PTMG2000中的一种或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德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德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01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