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卫星定位的车辆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85884.9 | 申请日: | 2021-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5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正全 |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G08G1/04;G01S19/42;H04N5/225;B08B6/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文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00 | 代理人: | 林有娣 |
| 地址: | 646000 四川省泸州***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卫星 定位 车辆 管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基于卫星定位的车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户外摄像装置对所监测到的车辆可停靠区域进行数字标记及划分;
S2、基于S1利用相应的人工智能设备于后台对可停靠的空置区域进行标记并将信息储存至对应的存储介质的数据库中;
S3、基于户外摄像装置实时监测进入停靠整体区域的车辆,且针对停靠区域的非车辆动态变化实时进行数据库的更新;
S4、基于车辆连接的卫星讯息接收设备在其车辆进入到停靠区域后,及时接收卫星的定位信号且计算当前车辆的所在位置;
S5、基于S3使得后台人工智能设备及时刷新最新的停靠区域信息,并向已进入停靠整体区域的车辆推送距离最佳的停靠区域且对该停靠区域进行安全行驶时间的锁定,避免其他未遵循卫星信号指引的车辆意外插入;
S6、基于S5待停靠车辆超过安全行驶时间未行驶至待定的停靠区域时,该停靠区域则以数字形式被后台人工智能设备自动收回相应的存储数据库;
S7、基于整体停靠区域内且错过首次停靠指引的车辆,继续接收二次的卫星信号定位,并同步接收二次计算的距离最佳的停靠区域讯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卫星定位的车辆管理方法,现又提出使用该基于卫星定位的车辆管理方法的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摄像头(2),所述摄像头(2)的外围活动连接有吸除机构(3),所述吸除机构(3)包括磁条(31)、环管(32)、V型导槽(33)、导流杆(34)、凸形涡环(35)、绕线弹杆(36)、排送槽(37),所述摄像头(2)的外围埋设有环管(32),所述摄像头(2)的外围环管(32)之间开设有V型导槽(33),所述V型导槽(3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导流杆(34),所述V型导槽(33)的内腔远离导流杆(3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凸形涡环(35),所述摄像头(2)的壁腔滑动连接有延伸至凸形涡环(35)上的绕线弹杆(36),所述V型导槽(33)靠近摄像头(2)中部的一侧开设有排送槽(3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卫星定位的车辆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2)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V型导槽(33)对应的锥状槽且其敞口端朝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卫星定位的车辆管理装置,还包括净面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净面机构(4)活动连接在摄像头(2)的表面,所述净面机构(4)包括伸缩玻璃条(41)、电磁板(42)、齿杆(43)、环槽(44)、胶型框(45),所述伸缩玻璃条(41)的中部固定插接有电磁板(42),所述伸缩玻璃条(4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齿杆(43),所述齿杆(43)的外围开设有环槽(44),所述伸缩玻璃条(41)的侧壁滑动连接有套接在齿杆(43)上的胶型框(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卫星定位的车辆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板(42)通电后的磁极与顶部所述磁条(31)邻近面的磁极相同,所述电磁板(42)通电后的磁极与底部所述磁条(31)邻近面的磁极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卫星定位的车辆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型框(4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环槽(44)中的导向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卫星定位的车辆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2)的壁腔与所述齿杆(43)之间啮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卫星定位的车辆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2)的后端固定套接有延伸至所述底座(1)上的橡胶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卫星定位的车辆管理方法,现又提出使用该基于卫星定位的车辆管理方法的设备,包括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包括信息存储器、处理器、无线收发模块及语音指令交互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卫星定位的车辆管理方法,现又提出使用该基于卫星定位的车辆管理方法的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S1-S7中的信息处理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正全,未经张正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588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