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对二甲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0737.2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9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曹禄;蔡立鑫;郭艳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15/08 | 分类号: | C07C15/08;C07C7/00;C07C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依云;刘亭亭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二甲苯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分离提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产对二甲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含对二甲苯的原料进行冷却结晶,结晶温度为‑70℃至10℃,得到含对二甲苯晶体的晶浆I;2)将晶浆I送入旋转压力过滤机进行过滤,所述旋转压力过滤机设置有进料区、至少一个干燥区、至少一个洗涤区、卸料区、清洗区和预冷区,晶浆I进入所述进料区,经过滤得到滤饼I和母液I,然后将滤饼I依次进行干燥和洗涤,然后送入卸料区,排出旋转压力过滤机,得到对二甲苯产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缩短了工艺流程、减少了设备投入、降低了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离提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对二甲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二甲苯是重要的大宗化工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精对苯二甲酸,进而去生产聚酯。工业上分离对二甲苯的方法主要有吸附分离法和结晶分离法。
CN111655655A公开了一种从C8芳香族烃的混合物回收对二甲苯产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C8芳香族烃混合物进料到第一结晶级;在第一固/液分离器中分离所述第一结晶级的流出物,形成第一贫对二甲苯料流和第一对二甲苯滤饼;将所述第一贫对二甲苯料流的至少一部分进料到第二结晶级;在第二固/液分离器中分离来自于所述第二结晶级的流出物,形成第二贫对二甲苯料流和第二对二甲苯滤饼;将所述第一对二甲苯滤饼进料到第一再浆化区和第二再浆化区中的至少一者;将所述第二对二甲苯滤饼进料到所述第一再浆化区,并将对二甲苯用第一再浆化流体再浆化;在第三固/液分离器中分离所述第一再浆化流出物,制造第三贫对二甲苯料流和第三对二甲苯滤饼;将所述第三对二甲苯滤饼进料到所述第二再浆化区,并将对二甲苯用第二再浆化流体再浆化;在第四固/液分离器中分离所述第二再浆化流出物,形成第四贫对二甲苯料流和第四对二甲苯滤饼;回收所述第四对二甲苯滤饼的至少一部分作为对二甲苯产物。
CN1938247A公开了一种由低浓度原料通过多级结晶分离对二甲苯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氨吸收制冷以降低制冷能耗,但是深冷结晶所得对二甲苯晶体仍然需要熔化后再重结晶,因此,能耗仍然很高。
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结晶法需要多步打浆洗涤和固液分离,不仅工艺流程长、生产设备多、投资大,而且能耗也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生产对二甲苯的方法,该方法缩短了工艺流程、减少了设备投入、降低了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对二甲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对二甲苯的原料进行冷却结晶,得到含对二甲苯晶体的晶浆I;
(2)将晶浆I送入旋转压力过滤机进行过滤,所述旋转压力过滤机设置有进料区、至少一个干燥区、至少一个洗涤区、卸料区、清洗区和预冷区,晶浆I进入所述进料区,经过滤得到滤饼I和母液I;
(3)将滤饼I送入干燥区I,利用干燥气体I对滤饼I进行干燥,得到滤饼II;
(4)将滤饼II送入洗涤区I,利用洗涤液I对滤饼II进行洗涤,得到滤饼III;
(5)滤饼III继续在旋转压力过滤机中任选地经历n次如步骤(3)至步骤(4)所述的干燥-洗涤循环;
(6)将步骤(5)得到的滤饼在干燥区进行任选地干燥,然后送入卸料区,排出旋转压力过滤机,得到对二甲苯;
(7)旋转压力过滤机的转鼓继续转动至清洗区,采用清洗液对滤布和相应转鼓进行清洗;
(8)旋转压力过滤机的转鼓继续转动至预冷区,采用预冷液对滤布和相应转鼓进行预冷,然后转鼓继续转动至进料区,接收晶浆I。
优选地,干燥气体与被干燥滤饼的温差为0-10℃,更优选为0.5-5℃。
优选地,洗涤液与所洗涤滤饼的温差为0.5-120℃,更优选为10-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07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