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翻转式冷却箱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0276.9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5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如全;孙婷;唐子杰;罗磊;涂虎;胡敏;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B3/16 | 分类号: | D06B3/16;D06B23/18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转 冷却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一种翻转式冷却箱,包括外箱体及其内部设置的冷堆液,所述外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顶夹架与底夹架,所述顶夹架近外箱体的顶部设置,底夹架近外箱体的底部设置,所述纺织物的首端夹定在顶夹架内,纺织物的尾端夹定在底夹架内,纺织物上位于首端、尾端之间的部位为集中部,该集中部设置于顶夹架、底夹架之间,纺织物与冷堆液相接触,所述外箱体的外侧部与驱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优选集中部在竖向呈现为依次往复层叠的Z字型结构。本设计不仅渗透效果较好,冷堆处理效果较佳,而且处理时间较短,药剂用量较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堆处理设备,属于纺织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转式冷却箱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冷堆工艺主要应用于纺织品的处理,主要形式有先漂后刺以及先刺后漂,前者断裂强度和伸长率较高,后者柔软性和吸水性较好,但这两者都存在化学药剂用量较高及能源消耗较大的问题,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
此外,现有冷堆工艺的发生一般都是将布料或纤网堆置在箱体内,并浸泡冷堆剂,而常用的冷堆箱多为普通的浸泡箱或筒,不仅渗透时间长,而且易出现浸透不完全的结果,导致浸透效果较差,生产效率较低。
公开号为CN 110219117A ,公开日为2019年9月10日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一种冷堆染色机及应用该冷堆染色机的染色工艺,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供布料上色的运输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的上色机构,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冷堆机构,所述冷堆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一侧的车架、转动设置于车架上的供染料浸染后的布料缠绕的驱动辊、设置于车架上的驱动驱动辊转动的驱动组件、套设在缠绕有布料的驱动辊上的柔性膜、与所述驱动辊两端同轴固定的随驱动辊同步转动的封闭盘,以及连接柔性膜两端与封闭盘以覆盖布料表面的拼接组件,所述封闭盘呈圆形且所述柔性膜内表面与布料抵接。虽然该发明具有减少布料堆置染色时染液流失的效果,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
该设计中采用的冷堆装置为普通的冷堆桶或冷堆箱,该种冷堆装置的浸透效果只能依赖于冷堆液的慢慢渗透,属于静态渗透,渗透效果较差,同时,需要使用较多的冷堆液,导致制造冷堆液的药剂的用量较高,污染较大。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渗透效果较差、冷堆处理效果不佳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渗透效果较好、冷堆处理效果较佳的翻转式冷却箱及其使用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翻转式冷却箱,包括外箱体及其内部设置的冷堆液,该冷堆液里设置有待处理的纺织物;
所述外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顶夹架与底夹架,所述顶夹架近外箱体的顶部设置,底夹架近外箱体的底部设置,所述纺织物的首端夹定在顶夹架内,纺织物的尾端夹定在底夹架内,纺织物上位于首端、尾端之间的部位为集中部,该集中部设置于顶夹架、底夹架之间,且纺织物与冷堆液相接触;
所述外箱体的外侧部与驱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所述集中部在竖向呈现为依次往复层叠的Z字型结构。
所述外箱体内还设置有中顶装置,该中顶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一个,该中顶装置的种类为中夹架、支撑架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所述中夹架的中部对集中部进行夹持;
所述支撑架的内端与外箱体的内侧部相连接,支撑架的外端对集中部进行横向外撑。
所述顶夹架包括左固定部及与其进行夹持配合的右伸缩部,所述底夹架包括右固定部及与其进行夹持配合的左伸缩部;
所述左固定部、右固定部的结构一致,均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前固定单元、后固定单元;所述前固定单元、后固定单元的结构一致,均包括连侧杆与对接凹槽,所述连侧杆的内端与外箱体的内侧部相连接,连侧杆的外端与对接凹槽的内端相连接,对接凹槽的外端与右伸缩部进行正对的夹持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02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