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系统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176201.3 申请日: 2021-10-09
公开(公告)号: CN113786478A 公开(公告)日: 2021-12-14
发明(设计)人: 何盛华;何沅鸿;刘欢霞;杨彤彤;王印;吕春容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主分类号: A61K38/21 分类号: A61K38/21;A61K38/17;A61K31/427;A61K31/4706;A61K31/513;A61K31/4045;A61K31/7056;A61B10/00;A61M11/00;A61M16/00;A61B5/0205;A61B7/02;A61P11/00
代理公司: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代理人: 陈瑶
地址: 610066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系统化 新型 冠状病毒 肺炎 抗病毒 治疗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统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包括α‑干扰素、艾博韦泰、利巴韦林、磷酸氯喹及阿比多尔。本发明通过优化了整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使得治疗过程更加的系统化,可以在患者未患病前进行检查,其患病时进行规范的初期检查、初期治疗、抗病毒治疗以及危重治疗等措施的实施,最大程度的提升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建设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体系,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诊疗服务;当患者病情发生恶化时,可以选用针对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措施进行积极的抢救和治疗,积极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危重症患者抢救治疗的存活率,降低病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系统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就是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常见症状为发热、干咳、乏力,传播途径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患病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重症病例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现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不够系统化,采用的抗病毒治疗方法过于简单和普通,无法有效的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来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且在抗病毒治疗的前期检查工作时,也无法全方位的进行检查,以及在经过了抗病毒治疗后患者出现了危重时,不能够及时的进行对应的危重治疗措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及时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系统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象,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系统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具有潜在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应在病程早期使用,建议重点应用于有重症高危因素及有重症倾向的患者,不推荐单独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利巴韦林、不建议同时应用3种以上抗病毒药物,抗病毒治疗方法包括α-干扰素雾化吸入、利巴韦林与干扰素或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应用、融合抑制剂艾博韦泰、磷酸氯喹及阿比多尔。

治疗方法包括如下:

S1,首先由医生对患者的肺部进行相应的检查,并听诊呼吸音等,同时在医生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全面的防护措施;

S2,在将患者转移到实验室检查时,如果确定患病的话,在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可见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乳酸脱氢酶、肌酶和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铁蛋白增高;

S3,在病原检查时,可以采用RT-PCR或/和NGS方法在鼻咽拭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尿液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下呼吸道标本更加准确;

S4,进行血清检查时,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lgM抗体、IgG抗体阳性,发病1周内阳性率较低,且试剂本身阳性判断值原因,或者体内存在干扰物质,比如类风湿因子、嗜异性抗体、补体、溶菌酶等,或者标本原因,比如标本溶血、标本被细菌污染、标本贮存时间过长、标本凝固不全等,抗体检测可能会出现假阳性;

S5,在采用影像学检查时,胸部影像学检查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

S6,在前期进行治疗时,首先需要患者卧床休息,及时给予有效氧疗措施,包括鼻导管、面罩给氧和经鼻高流量氧疗,并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能量及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素,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指氧饱和度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未经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6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