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套轮胎扒拆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4256.0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9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廖建彬;闫锦;于洪亮;王飞;黄朝明;李寒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C25/00 | 分类号: | B60C2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李强;杨泽奇 |
地址: | 36102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拆分 装置 | ||
1.一种层套轮胎扒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于工作台(10)上的外胎固定组件(20)和内胎勾取组件(30);
所述外胎固定组件(20),对层套轮胎外层的第一轮胎(40)进行固定;
所述内胎勾取组件(30),设于所述外胎固定组件(20)的一侧,对层套轮胎内层的第二轮胎(41)进行抓取,以使所述第二轮胎(41)与所述第一轮胎(40)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套轮胎扒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胎固定组件(20)包括设于工作台(10)上的定盘(21)和动盘(22),所述定盘(21)和所述动盘(22)的形状为半圆形,所述定盘(21)和所述动盘(22)上均设有限位凸起,以对层套轮胎外层的所述第一轮胎(40)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套轮胎扒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胎固定组件(20)还包括驱动所述动盘(22)相对所述定盘(21)开合运动的开合驱动机构,所述开合驱动机构包括开合驱动件(23)、滑道(24)及设于所述滑道(24)上的滑车(25);
所述动盘(22)设于所述滑车(25)上,所述滑车(25)与所述开合驱动件(23)相连接,所述开合驱动件(23)驱动所述滑车(25)在所述滑道(24)上移动带动所述动盘(22)相对所述定盘(21)进行开合运动,以对层套轮胎外层的所述第一轮胎(40)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套轮胎扒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41述内胎勾取组件(30)包括设于升降机械臂(31)前段的抓钩(32),所述升降机械臂(31)与设于所述外胎固定组件(20)一侧的支撑立柱(33)相铰接;
所述升降机械臂(31)以铰接点为支点做杠杆运动带动所述抓钩(32)上下运动,用以所述抓钩(32)勾取所述第二轮胎(41)使所述第二轮胎(41)与所述第一轮胎(40)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套轮胎扒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钩(32)位于外胎固定组件(20)的上方,所述所述抓钩(32)的形状呈J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套轮胎扒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钩(32)固定设于抓钩固定架(34)上,所述抓钩(32)钩端的宽度与所述抓钩固定架(34)的宽度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套轮胎扒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械臂(31)前段设有安装所述抓钩固定架(34)的安装销孔(35),所述抓钩固定架(34)通过安装柱销可拆卸的设于所述升降机械臂(31)前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套轮胎扒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销孔(35)设有若干个,若干所述安装销孔(35)间隔设于所述升降机械臂(31)前段。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套轮胎扒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械臂(31)后端与升降驱动机构(36)相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36)驱动所述升降机械臂(31)以铰接点为支点做杠杆运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36)为滑轮驱动机构或气缸驱动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套轮胎扒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3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升降机械臂(31)设于两个所述支撑立柱(33)之间且通过铰接螺栓与所述支撑立柱(33)的顶部相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美大学,未经集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425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更换的汽车内饰装饰件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陶瓷砂锅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