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南美白对虾的育苗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72250.X | 申请日: | 2021-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1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蔡章印;黄永春;廖佳伟;林亚霜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海市顺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易敏 |
| 地址: | 363100 福建省漳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南美 对虾 育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美白对虾的育苗方法,属于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育苗池建设、育苗用水处理、幼苗选择、育苗方法、光线控制、菌制剂投放;本发明通过选择育苗池建设、育苗用水处理、幼苗选择、育苗方法、光线控制、菌制剂投放等试验研究,形成一套完整栽南美白对虾育苗的实用技术,提高南美白对虾的产量,提高幼苗的存活率,促进虾农增产增收,实现南美白对虾培育产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采用本发明方法养育的南美白对虾培育幼体平均成活率为38.6%±12.3%,75%的批次幼体成活率达到三成以上,有效促进虾苗生长和存活,提高出苗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南美白对虾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南美白对虾自1988年从美国引进,1994年人工育苗批量生产获得成功,1999年在海南海区推广养殖,开始了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的大规模生产。但由于近些年来病害严重,如何利用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方法提高产量仍是目前研究的焦点,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产量不稳定,成功率不高仍旧是目前的痛点。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虾农育苗时,缺乏有效引导,培育虾苗过程中,产量不稳定,成功率不高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南美白对虾的育苗方法。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南美白对虾的育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育苗池建设:育苗池建设于大棚内,育苗池面积150-200m3,池底采用泥沙与石头的组合;
b)育苗用水处理:一级沉淀池于上一年冬季将水贮满,育苗时,将一级沉淀池的水调入二级沉淀池,并用高锰酸钾与漂白粉消毒,1-2d后调入二级沉淀池用漂白粉消毒,5-6d后,检测不到余氯,即作为育苗用水;
c)幼苗选择:选择N3-N5幼体,虾苗品系为SIS,体重0.1kg-0.15kg的种虾;开足增氧机,溶氧在8mg/L以上;放苗时,只须开1台增氧机,保持水体轻微的流动,有利于虾苗的扩散;投放密度为20-24万尾/m3;
d)育苗方法:幼体培育期间池中水位控制在90cm,育苗前5d每天增加水位4-6cm,直至水位上升至110cm-120cm;幼体培育期间的饵料种类为虾片、BP粉、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单胞藻,每种饵料的重量比例为1:0.3:0.3:1.5:1,每天3-5次;人工合成饵料用100-250目筛绢网搓碎后投喂;饵料的投喂以少量多次为原则;
e)光线控制:遮阳方式采用不同透光率的遮阳网覆盖于大棚上部,根据光线变化使用不同透光率的遮阳网;幼苗下池时光照强度1000lx,随后每天提高200lx,直至3800-5000Lx;
f)菌制剂投放:育苗选择了EM菌,投放浓度为1×108CFU/ml。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a)中石头为松皮石、千层石、璧石三种石头的重量比例为1:0.4:1;泥沙采用陶粒砂;育苗池中设有增氧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b)中采用的高锰酸钾为30-40ppm的高锰酸钾,漂白粉为80-90ppm的漂白粉。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c)在放苗前测量虾苗场出池盐度和温度,控制盐度偏差1‰,温度偏差1℃;试水18小时,成活率要在95%以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d)整个幼体培育期间温度控制在30-32℃,盐度控制在30-32‰,pH8.4;投放饵料时采用如下方式进行:蚤状幼体Z1期用250目,蚤状幼体Z2-Z3期用200目,糠虾幼体期M1-M3用150目,仔虾P1期用100目,仔虾P2期用100目,仔虾P3期及以后用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海市顺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龙海市顺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22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