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动部件及传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9032.0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0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云 |
主分类号: | B62M1/24 | 分类号: | B62M1/24;B62M3/00;B62M1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动 部件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动部件及传动设备,涉及传动结构技术领域。其中,传动部件包括:限位组件、输入组件、传动组件和输出齿轮;限位组件包括外壳和内齿圈,内齿圈卡设于外壳的内腔;输入组件包括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内齿盘、第二内齿盘、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限位轴承、第二限位轴承、第一传动盘、第二传动盘、两组第一传动轴承和两组第二传动轴承。以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性运动转转动运动时,在常规动力下使用曲轴易造成活塞或发动机受损,在液压泵或液压马达活塞摩擦损失大,在人力驱动时易造成人体关节损伤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动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动部件及传动设备。
背景技术
人力车,即常规的自行车、三轮车或对动力要求较低的设备在运行时,可以通过蹬动脚踏板带动链条为设备提供动力。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常规设备主要采用发动机提供的动力驱动设备;其中,脚蹬可以类比为曲轴,曲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带动发动机上其它附件工作。采用常规动力驱动设备时,直线运动转圆周运动主要是通过曲轴实现的,但是在活塞推动曲轴连杆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时,连杆的侧向力作用在活塞上造成密封难度大,偏磨严重。同时,人力驱动设备运行时,需要用脚蹬动踏板,并绕脚蹬环形蹬动,长期蹬动会造成膝关节损伤。
现有技术中,在采用常规动力驱动设备时,通过活塞推动曲轴连杆在气缸在往复运动,侧向力作用在气缸壁上,偏磨严重造成活塞受损,密封性低;采用人力驱动设备运行时,长期蹬动踏板容易造成关节损伤,效率低;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动部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线性运动转转动运动时,在常规动力下使用曲轴易造成活塞或发动机受损,在人力驱动时易造成人体关节损伤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传动部件,包括:限位组件、输入组件、传动组件和输出齿轮;其中,
限位组件包括外壳和内齿圈,内齿圈卡设于外壳的内腔;输入组件包括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内齿盘、第二内齿盘、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限位轴承、第二限位轴承、第一传动盘、第二传动盘、两组第一传动轴承和两组第二传动轴承;
第一限位轴承和第二限位轴承分别卡设于外壳的内腔并设于内齿圈的两侧,第一传动盘通过第一传动轴承与外壳转动连接,第二传动盘通过第二传动轴承与外壳转动连接,第一内齿盘和第二内齿盘的齿数与内齿圈的齿数比均为1:2且模数相等;第一内齿盘和第二内齿盘分别与内齿圈啮合,第一内齿盘设于第一连杆的外周且与第一连杆同轴,第二内齿盘设于第二连杆的外周且与第一连杆同轴,第一内齿盘的分度圆直径和第二内齿盘的分度圆直径与内齿圈分度圆直径之比均为1:2;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传动轴承与第二传动盘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传动轴承与第一传动盘连接并向外伸出;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传动轴承与第一传动盘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传动轴承与第二传动盘连接并向外伸出;第一曲柄与第一连杆连接,第二曲柄与第二连杆连接;输出齿轮与第一传动盘和/或第二传动盘连接。
优选地,第一曲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杆连接,且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杆的轴心平行且第一连杆与第一连接杆之间的距离等于内齿圈分度圆直径的四分之一;
第二曲柄包括第二连接件和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连杆连接,且第二连接杆与第二连杆的轴心平行且第二连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距离等于内齿圈分度圆直径的四分之一。
优选地,第一连杆开设有第一销孔,第二连杆开设有第二销孔,第一连接件开设有与第一销孔对应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件开设有与第二销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件通过插销与第一连接孔和第一销孔的配合与第一连杆连接,第二连接件通过插销与第二连接孔和第二销孔的配合与第二连杆连接。
优选地,外壳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螺栓组件,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螺栓组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云,未经李建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9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