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近光灯自动切换装置和开关和控制方法和一种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7204.0 | 申请日: | 2021-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6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秦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明杰 |
主分类号: | B60Q1/08 | 分类号: | B60Q1/08;B60Q1/14;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7308 山西省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近 自动 切换 装置 开关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远近光灯自动切换装置和开关和控制方法和一种车,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测量模块、车身控制器、中央处理模块或MCU、开关、继电器、蓄电池,中央处理模块/MCU同时与测量模块、车身控制器连接,测量模块包括测量仪器:激光测距仪和/或红外测距仪和/或超声波测距仪、测量仪器,本发明实现了汽车远近光灯自动切换。一种基于远近光灯自动切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MCU内设阈值S0;S2:通过测距仪测得前车的相对速度S1并同时间隔测得前车的相对距离S2、S3,S3:通过S2跟S3以及S1跟S0的对比得出结果,以利用车身控制器开启近光灯或远光灯。本方法能实现远近光灯的自动切换,同时可以应用与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远近光灯自动切换装置和开关和控制方法和一种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甚至是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越来越多,特别是城市道路,这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交通上的问题。
例如,在夜间行车时,双向来车会车中多有车开启远光灯,对对向来车驾驶员造成炫目影响和视野受阻影响,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而很多人不喜欢切换近光和懒得切换近光造成对对向来车的视野变小影响;另外对于行车过程中,在交通情况复杂甚至紧急的情况下,驾驶员不能及时切换近光,或者因为切换近光过程中造成驾驶员注意力分散,有很大的弊病。
同样在近光行驶中若对向没有来车,而驾驶员有时不能及时注意到,也造成行车隐患。
综上所述,若车辆没有远近光自动切换功能,对驾驶员行车过程中会造成很大不便,甚至会引发交通事故,因此车辆急需一种远近光切换设备来满足在夜间行车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来应对复杂的交通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近光灯自动切换装置和开关和控制方法和一种车,能在夜间根据复杂的交通行车情况合理地自动切换远近光。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远近光灯自动切换装置,包括近光灯、远光灯,还包括测量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或MCU、车身控制器;
其中测量模块包括测量仪器:激光测距仪和/或红外测距仪和/或超声波测距仪,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所述测量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或MCU连接,并将数据传输给中央处理模块或MCU;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或MCU,用于对输入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并发送控制信号至车身控制器,车身控制器直接或通过远光灯继电器开启远光灯,或,车身控制器直接或通过近光灯继电器开启近光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量模块中的测量仪器置于其往车前的方向上收发信号部位不被车身上不透明物遮挡的位置;
所述测量模块中的测量仪器安装在车身的左侧或者右侧,如车顶左侧或右侧、大灯旁侧、保险杠中的左侧或右侧。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左、右侧根据国家或地区的车辆靠左或靠右行驶决定,例如对于中国大陆,车辆靠左行驶,则采用安装在车身左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量模块中的仪器为一个或多个,当为一个时独立完成测速和测距并将数据同时发送给中央处理模块或MCU并由其处理或当为多个时分别测速和测距,并将数据同时发送给中央处理模块或MCU并由其处理。
所述自动切换装置还包括蓄电池,用于对MCU或中央处理模块、车身控制器提供电能和/或对远光灯、近光灯提供电能和/或对激光测距仪或红外测距仪或超声波测距仪提供电能和/或对远关灯继电器和近光灯继电器提供电能。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远近光灯自动切换装置的开关,包括远近光切换操纵杆,操纵杆尾部有按钮,在需要触发远近光灯自动切换装置工作时,将按钮按下,开启自动切换装置的工作,再次按动按钮并将其弹起,停止自动切换装置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明杰,未经秦明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72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