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发电机软并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5533.1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2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焦冲;蔡安民;许扬;蔺雪峰;李媛;林伟荣;张俊杰;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迪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发电机 并网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1.一种风力发电机软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组、第二开关组、第三开关组、电压传感器组、电流传感器组、晶闸管电路、从控制器和主控制器;其中,
电网的三相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组中每个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组中每个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压传感器组中每个电压传感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压传感器组中每个电压传感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晶闸管电路中每组反向并联的晶闸管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组中每个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晶闸管电路中每组反向并联的晶闸管组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组中每个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开关组中每个第三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开关组中每个第三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流传感器组中每个电流传感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流传感器组中每个电流传感器的第二端分别与风力发电机的三相电路相连;
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组中每个第一开关的第三端、所述第二开关组中每个第二开关的第三端和所述第三开关组中每个第三开关的第三端相连,用于在发送启动所述从控制器的命令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组中每个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组中每个第三开关闭合,以及在发送停止所述控制器的命令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组中每个第二开关闭合;
所述从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压传感器组中每个电压传感器的第三端、所述晶闸管电路中每组反向并联的晶闸管组的第三端和所述电流传感器组中每个电流传感器的第三端相连,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主控制器发送的启动所述从控制器的命令时,接收所述电压传感器组中每个电压传感器检测到的电网电压信号、所述电流传感器组中每个电流传感器检测到的风力发电机定子电流,并根据所述电网电压信号和所述风力发电机定子电流,生成触发脉冲,并将所述触发脉冲发送给所述晶闸管电路中每组反向并联的晶闸管组的第三端,以实现对所述晶闸管电路中每组反向并联的晶闸管组的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软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主控制器发送的启动所述从控制器的命令时,根据所述电网电压信号,计算所述晶闸管电路中每组反向并联的晶闸管组的触发角的初始量,根据所述风力发电机定子电流,计算晶闸管触发角的调整量,并根据所述晶闸管触发角的初始量和调整量,生成所述触发脉冲,并根据所述触发脉冲对所述晶闸管的触发角进行调整,直至所述发风力发电机的定子电流达到设定定子电流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软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并联设置在晶闸管电路中每组反向并联的晶闸管组上的缓冲电路;其中,每组缓冲电路由电阻和电容串联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软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放大电路,所述驱动放大电路设置在所述从控制器和所述晶闸管电路中每组反向并联的晶闸管组的第三端之间,用于对所述触发脉冲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触发脉冲,发送给所述晶闸管电路中每组反向并联的晶闸管组的第三端。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机软并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所述主控制器发送的启动所述从控制器的命令时,接收所述电压传感器组中每个电压传感器检测到的电网电压信号、所述电流传感器组中每个电流传感器检测到的风力发电机定子电流;
根据所述电网电压信号和所述风力发电机定子电流,生成触发脉冲;
将所述触发脉冲发送给所述晶闸管电路中每组反向并联的晶闸管组的第三端,以实现对所述晶闸管电路中每组反向并联的晶闸管组的控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力发电机软并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网电压信号和所述风力发电机定子电流,生成触发脉冲,包括:
根据所述电网电压信号,计算所述晶闸管电路中每组反向并联的晶闸管组的触发角的初始量;
根据所述风力发电机定子电流,计算晶闸管触发角的调整量;
根据所述晶闸管触发角的初始量和调整量,生成所述触发脉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55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