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控膜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61999.4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4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石均;刘方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4 | 分类号: | G02F1/1334;G02F1/133;G02F1/1343;G02F1/137;G02F1/13363;H02J5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钟文聪;张颖玲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控膜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控膜和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控膜包括:透明基材层、透明导电层、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供电器件和控制器,其中,所述透明导电层贴附于所述透明基材层;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内,其中,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中液晶的双折射系数大于等于目标系数阈值;所述供电器件与所述透明导电层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供电器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供电器件利用所述透明导电层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提供供电电压,以控制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中液晶偏转。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液晶技术领域,涉及但不限于一种电控膜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使用的越来越广泛,手机阅读内容的隐私性受到大家更多的关注。用户希望在阅读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时,能够尽量屏蔽外界的偷窥,但是在正常使用时又不至于影响显示效果。相关技术中,防窥膜技术问题存在防窥膜无法实现防窥模式和正常模式切换,和影响正常显示效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控膜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控膜,所述电控膜包括:透明基材层、透明导电层、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供电器件和控制器,其中,所述透明导电层贴附于所述透明基材层;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内,其中,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中液晶的双折射系数大于等于目标系数阈值;所述供电器件与所述透明导电层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供电器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供电器件利用所述透明导电层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提供供电电压,以控制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中液晶偏转。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电控膜、电源和处理器,其中,所述电控膜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上;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显示屏处于点亮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源为所述电控膜提供工作电压,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防窥视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内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中液晶的双折射系数大于等于目标系数阈值。这样,可以利用折射率系数大于等于目标系数阈值的向列相液晶的视角差缺陷,实现斜视角下的低亮度和低对比度,进而达到防窥的作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防窥膜影响正常显示效果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控制供电器件利用透明导电层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提供供电电压,以控制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中液晶偏转。这样,能够实现通过调整供电电压的大小,实现不同的防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控膜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PDLC显示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电压控制液晶偏转角度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同视角观察同一偏转角度液晶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提供的一种PDLC供电电压与透过率关系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宽视角补偿膜的电控膜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宽视角补偿膜补偿原理的示意图;
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宽视角补偿膜的电控膜示意图;
图4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宽视角补偿膜补偿原理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19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形阀加工夹具
- 下一篇:一种带保护板的海底电缆防锚害装置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