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子定向塑料管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9637.1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1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中;徐伟;邓云海;刘强;王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天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32 | 分类号: | B29C48/32;B29C3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1 | 代理人: | 孙恩源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 定向 塑料管 生产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定向塑料管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该设备包括可启闭的成型模,成型模包括型腔,型腔中轴设有中空的芯棒,芯棒上均布有若干气孔,芯棒两端均连接有气囊,气囊与芯棒用于套设分子定向毛坯管,毛坯管内壁贴合气囊和芯棒外壁,毛坯管的长度与型腔的长度一致,气囊位于毛坯管的两端,芯棒一端延伸出成型模后连通进气口和出气口,芯棒连通气囊。本发明通过对气囊充气来实现对毛坯管端部的密封固定,同时通过芯棒和气囊连通来使得毛坯管两端与管中部受压一致,毛坯管两端密封固定处也能发生分子定向,得到的成型管两端不需要切除,大幅降低原料损耗,极大程度上节约了生产过程中废料的产生,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子定向塑料管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分子定向塑料管材是以挤出方法生产的塑料坯管为基材,进行轴向和径向拉伸,使管材中的长链分子在双轴向规整排列,获得高强度、高韧性、高抗冲、抗疲劳的新型管材,性能远优于普通塑料管,同时可以大大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世界上双轴分子定向管材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一步法和两步法。与一步法相比,两步法生产技术在产品质量、自动化程度、大口径管材和管件生产上面更具技术和经济优势。
专利CN201310184707公布了一种分子定向塑料管材的制备方法,生产过程是将毛坯管放置于模具中,毛坯管两端进行夹持固定,之后通入分子定向流体,将毛坯管膨胀至贴合模具,完成成型,成型完成后切除两端夹持固定部分得到成品,该方法的特点是成型快速有效,模具结构简单,但是废品率较高。
实用新型CN210336833U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分子定向塑料管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具有刚度的导向装置、模具、及位于导向装置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属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模具后部设有承接段。通过上下合模的进行生产分子定向塑料管,消除了分子定向塑料管外壁与模具内壁的摩擦;同时既可生产直线塑料管,也可生产具有一定弯度的塑料管,也可以生产具有承接口的塑料管,但是仍未解决废品率较高的问题。
在前述情况下,当塑料毛坯管发生膨胀时,由于两端被夹持固定,因此被夹持的部分不能发生分子定向,在成型结束后需要对两端未变形部分进行裁剪切割,增加了工序,同时产生大量废料。由于生产大口径管材时所需固定夹持的部分体积更大,故产生废料的量随着所生产管材口径的增加而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技术生产分子定向塑料管时废料量大问题,提供一种分子定向塑料管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分子定向塑料管生产设备,包括可启闭的成型模,所述成型模包括型腔,所述型腔中轴设有中空的芯棒,所述芯棒上均布有若干气孔,所述芯棒两端均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芯棒用于套设分子定向毛坯管,所述毛坯管内壁贴合所述气囊和所述芯棒外壁,所述毛坯管的长度与所述型腔的长度一致,所述气囊位于所述毛坯管的两端,所述芯棒一端延伸出所述成型模后连通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芯棒连通所述气囊。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分子定向塑料管生产设备,通过对所述气囊充气来实现对所述毛坯管端部的密封固定,同时通过所述芯棒和所述气囊连通来使得所述毛坯管两端与管中部受压一致,所述毛坯管两端密封固定处也能发生分子定向,得到的成型管两端不需要切除,大幅降低原料损耗,极大程度上节约了生产过程中废料的产生,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该生产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优选地,所述成型模为两部对开的金属模具,所述型腔为各部一半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芯棒为硬质金属材质构件。
优选地,所述气囊为弹性材料构件。
优选地,所述气囊的外壁粗糙,具有较大摩擦系数,其膨胀时与所述毛坯管内部贴合可有效吸附在所述毛坯管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天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天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96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