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群井共振压裂储层增透开采油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9104.3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8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秦身钧;王金喜;孙利辉;关钰荣;王会昊;邵振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43/30;E21B28/00;E21B43/16;E21B43/24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必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86 | 代理人: | 李小伟 |
地址: | 056038 河北省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群 共振 压裂储层增透 开采 油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群井共振压裂储层增透开采油气方法,涉及油气资源开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三维地震、高密度电法等地球物理精准勘察方法,确定目标储层内部结构弱面,并沿结构弱面设立群井,通过频率共振技术在结构弱面周边增生次级结构弱面,而后实施水力压裂,使裂缝沿结构弱面和次级结构弱面延伸扩展,实现同等水压下裂缝延伸和扩展距离的最大化,使得储层渗透性大幅增加。这些措施促进了结构弱面增生,充分利用了结构弱面压裂延伸距离远、压裂效果好的特点,可极大地提升储层连通性和渗透性,进而大幅提高资源开采效率。本发明方法适用于地下不同深度、不同厚度储层的油气资源和固体矿产资源开采利用,尤其适用于厚度较大的储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资源开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群井共振压裂储层增透开采油气方法。
背景技术
水力压裂是油气资源开采和固体矿产资源原位改性流体化开采所必须采取的前期技术手段,其核心目的就在于增大目标储层的渗透性,为资源开采提供运移通道。然而事实上水力压裂的效果通常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压裂裂缝延伸较短,仅为150-200m。为改变这种情况,科研人员提出通过多井筒交互压裂的方式来提升储层连通性和渗透性,尽管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增加储层渗透性,但受压裂裂缝较短延伸距离影响,不得不在裂缝延伸距离范围内,采取密集设置压裂井的方式,以保证压裂效果,这无疑会极大地增加压裂生产成本。
由此可见,如何增大压裂裂缝延伸距离,减少压裂井设置数量,是降低多井筒交互压裂成本的核心和关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特意提出了本发明一种基于地球物理精准勘察的群井共振压裂储层增透开采油气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群井共振压裂储层增透开采油气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压裂距离较短的缺点和不足,公开了一种能够有效增大压裂裂缝扩展距离的方法,增大储层连通性和渗透率,实现资源的高效开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群井共振压裂储层增透开采油气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对选定区域内储层进行三维地震和高密度电法精准地球物理勘察,解译和获取储层结构弱面空间分布情况;
2)选定开采区域地面布置压裂井群,井群呈含心等边三角形或田字形布置;
3)选定井眼位置,从地面实施钻孔至目标储层,井底位置与目标储层结构弱面空间位置保持一致;
4)在每口井的储层结构弱面位置处放置频率共振器,使频率共振器发出与目标储层固有频率相接近的频率,促进储层结构弱面发展与增生;
5)以含心等边三角形或田字形井群的中心井为压裂井,周围井为目标井,沿结构弱面,自下而上对目标储层实施分段交互压裂;
6)以周围井为压裂井,其余井为目标井,沿结构弱面,自下而上对目标储层实施分段交互压裂;
7)在水力压裂与裂缝支撑完成后,泄压排水,向中心井注入CO2或高温过热水蒸气,经充分置换驱替或原位改性后,以周围井为生产井,将目标储层中的油气资源采至地面收集利用。
进一步地,步骤3)中,当储层竖直方向上存在多个结构弱面时,井底位置与最底部结构弱面位置保持一致。
进一步地,步骤4)中频率共振器发出的频率为20-40kHz;所述频率共振器发出的频率以5kHz为间隔从高频到低频的顺序施放,且频率共振器每次施放频率的时间为15-20min;步骤4)中,井的竖直方向上不存在明显结构弱面时,对目标储层沿厚度方向自下而上分段实施频率共振,且分段的高度为3-5m。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程大学,未经河北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91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