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塑复合型材成型压合装置及压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58106.0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0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少伯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00 | 分类号: | B29C65/00;B29C65/78;B24B9/02;B24B27/00;B24B47/12;B29C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张跃辉 |
地址: | 223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成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塑复合型材成型压合装置及压合方法,涉及木塑复合型材成型压合技术领域,包括成型座、辊压机构和成型支撑机构,成型座的上端开设有成型槽,辊压机构包括两个电动气缸,两个电动气缸的伸缩端的尖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吊装横梁,吊装横梁的前后两侧侧壁均倾斜向下固定有压板,压板的尖端两侧均转动设有压辊,成型支撑机构包括用于承接待成型的板材的支撑板。本发明将成型支撑机构的支撑板可调节设置在成型座的成型槽内部用于承载待成型的板材,利用成型槽避免成型过程中板材水平侧滑,然后利用辊压机构辊压板材进行成型操作,成型结束后将支撑板倾斜分布,可将成型后的板材迅速导出,实现快速下料的目的,提高成型压合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塑复合型材成型压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木塑复合型材成型压合装置及压合方法。
背景技术
木塑复合型材最大特性在于它同时具备了天然木材和合成塑料两种不同材质基础材料的优点,因此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发展前景极为宽广的环保新型材料,木塑复合型材需要经过压合才能使用,现有成型压合装置成型后不便于快速导出压合成型的型材,导致批量压合操作效率低,另外,压合成型的毛坯件边楞位置难免有毛边或者层次不齐的地方,后期需要耗时进行打磨修边操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再次对每块型材进行修边操作,耗时长,成本高,所以这里设计了一种木塑复合型材成型压合装置及压合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塑复合型材成型压合装置及压合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塑复合型材成型压合装置,包括成型座、辊压机构和成型支撑机构,成型座的上端开设有成型槽,成型槽作为木塑复合型材成型压合的场所。
辊压机构包括两个电动气缸,两个电动气缸对称固定在成型槽的开口两侧位置,两个电动气缸的伸缩端的尖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吊装横梁,吊装横梁的前后两侧侧壁均倾斜向下固定有压板,压板的尖端两侧均转动设有压辊,板材有序摆放在支撑板上以后,将电动气缸收缩可带动吊装横梁下调高度,两侧的压板可同步下压,压辊可辊压在木塑复合型材的上端,实现辊压成型操作。
成型支撑机构包括用于承接待成型的板材的支撑板,支撑板位于成型槽内部,支撑板的底端前后两侧均通过吊装块转动设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可分别利用连接杆与支撑板的底端发生转动,第二支撑柱固定设置在成型槽的内部底端后侧,通过第二支撑柱腾空转动架起支撑板的后端第二支撑柱固定设置在成型槽的内部底端后侧。
第一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设有支撑块,支撑块的底端面开设有延伸至第一支撑柱内部的T型滑槽,T型滑槽内部滑动插接有延伸至支撑块下方的T型杆,T型杆固定设置在成型槽的内部底端前侧,第一支撑柱和支撑块可利用T型滑槽与T型杆滑动调节,支撑板作为承载待压合板材使用时,可将第一支撑柱和支撑块向上调整,使得支撑板处于水平状态,便于承载待压合的板材。
成型座的前端面开设有出料孔,倾斜的支撑板与出料孔正对,这样便于成型结束的板材滑出出料孔,实现快速下料,提高板材压合成型的效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成型槽的内部前侧设有顶起机构,利用顶起机构可将支撑块和第一支撑柱顶起,确保支撑板处于水平状态,用于稳定支撑待成型的板材使用。
顶起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顶块,伺服电机通过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成型槽的内部底端面,伺服电机的动力轴连接有螺纹杆,顶块通过螺纹孔与螺纹杆转动插接,支撑块靠近顶块的一侧侧壁设有远离顶块的一侧下方倾斜的顶起斜面,利用伺服电机提供动力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得顶块能够沿着螺纹杆的轴向方向往返调整,使得顶块靠近和远离支撑块的顶起斜面。
螺纹杆正转时,可带动顶块向靠近支撑块的一侧调整,与支撑块的顶起斜面接触,随着顶块的持续给进,支撑块的顶起斜面可滑动至顶块的上端位置,实现将支撑块和第一支撑柱快速顶起,同时利用第二支撑柱配合,可将支撑板水平稳定支撑在成型槽内,以便于进行成型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少伯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少伯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81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