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灯光报警功能的碳纤维发热式放射治疗恒温底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3705.3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6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方军;王跃珍;林娟;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A61F7/00;G08B5/36;H05B3/22;H05B3/26;H05B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赵杭丽 |
地址: | 3100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光 报警 功能 碳纤维 发热 放射 治疗 恒温 底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灯光报警功能的碳纤维发热式放射治疗恒温底板,由加热板组件、定位板组件、定位杆组件和报警手环组成,其中加热板组件、定位板组件、定位杆组件构成一个主体,报警手环为附属结构,定位杆组件、定位板组件和加热板组件从上之下依次叠放。本发明配合目前放疗固定架使用,可实现对现有固定底板的加热,通过温度感应器实现恒温功能,具有“人在加热人离断电”的安全模式,更加方便兼容头颈固定架的摆位,实现对体部固定架的下沿的水平线的设定,避免了对射线穿透性的影响,报警效果醒目,可有效避免有线激发带来的线束束缚和对射野中射线穿透造成的影响。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安全,环保,实用性和通用性都较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涉及一种带灯光报警功能的碳纤维发热式放射治疗恒温底板,是放射治疗机房中头部/体部固定架恒温加热的装置,适用于对放射治疗机房中现有头部/体部固定架恒温加热以及病人求助信息的预警,是一种辅助的放疗设备。
背景技术
临床放射治疗中的体位固定是整个放疗的基础,现有的固定技术有:放疗固定架和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放疗固定架和真空泡沫垫托衬技术等等。在使用这两种技术时病人被要求赤裸上身,特别是在胸部和体部的放疗中。放射治疗机房中大型设备通风、恒温(20℃~25℃)的要求,病人普遍体感寒冷。一些年老体弱的病人放疗时特别需要注意保暖问题。我们现有的保暖方法是:加快固定操作的速度,待固定和对线(定位线重合)完成后及时给病人盖上被子。
目前放射治疗的房间常规组成是治疗室和控制室。病人治疗时仅病人一人允许在治疗室内并关闭铅质屏蔽门(防止射线穿透),医生家属等其他人员只能留在隔壁的控制室内。医生可以通过视频监控实时查看治疗室内病人的状态。病人在治疗室内治疗时,需要病人的病灶部位保持相对的固定,例如鼻咽癌患者戴一个可拆卸的固定面具并固定在治疗床上,肺癌患者需要戴固定体罩连接治疗床上等等。当病人出现不适或者要求停止治疗时,由于体位受限,距离较远等,病人的示警信号(喊叫、动作受限等)无法有效传递。我们就想在不改变现有技术条件、不影响射线传递、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做一个病人示警信号传递的装置
碳纤维发热线是碳纤维制成的增强塑料复合材料,具有许多宝贵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的新型材料。采用碳纤维作为电热体有着金属、PTC等电热体所不可比拟的诸多的优异性能:1.升温迅速:能产生人体需要的生命之光远红外线8μm-15μm。2.电热转换效率高,节省电能碳纤维电热体是一种全黑体材料,电热转化效率比金属发热提高30%。3.抗拉强度高,在相同的允许的电流负荷面积下,碳纤维的强度比金属丝高6—10倍。4.断线不起弧:有效杜绝火灾的发生。5.重量轻:有效减轻构件重量,从而提高了构件技术性能。6.使用寿命长:碳纤维发热体与建筑同寿命。碳纤维产品的发热材料在热水器,工业设备恒温环境保障方面应用十分广泛。
恒温加热板的要求:(1)加热板不能阻挡射线:包含底板结构和材料设计,射线能够完全穿透之;(2)加热板能够适用于现有的固定底板;(3)基于现有的不足和要求我们设计了一款放疗的恒温加热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传统放疗中病人体感寒冷的问题,提供一种带灯光报警功能的碳纤维发热式放射治疗恒温底板,本装置由加热板组件、定位板组件、定位杆组件和报警手环组成,其中加热板组件、定位板组件、定位杆组件构成一个主体,报警手环为附属结构。构成主体的加热板组件、定位板组件、定位杆组件三个组件为上下叠放关系,从上之下依次为定位杆组件、定位板组件和加热板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肿瘤医院,未经浙江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37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