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境数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49019.9 | 申请日: | 2021-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6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唐桂刚;尤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F16/29;G06Q1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贾依娇 |
| 地址: | 10001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 数据 确定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环境数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检测点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相邻检测点的第二位置信息;
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空间褶皱距离,所述空间褶皱距离用于表征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之间基于不同高程距离、不同地表距离确定的具有空间特征属性的最短距离;
若所述空间褶皱距离符合预设空间距离阈值,则将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对应的环境数据作为所述目标检测点的目标环境数据,以对所述目标环境数据进行环境污染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空间褶皱距离包括:
结合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建立高程网格数据结构;
基于所述高程网格数据结构中的海拔高程值、极大高程差值计算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地表距离以及高程距离;
基于空间褶皱距离函数计算与所述地表距离、所述高程距离匹配的空间褶皱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高程网格数据结构计算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地表距离以及高程距离包括:
从所述高程网格数据结构中确定起点格与终点格,并查找所述起点格与所述终点格之间的全部网格路径;
结合所述高程网格数据结构的网格宽度、网格长度、海拔高程值计算所述全部网格路径的路径距离,并基于所述路径距离之和计算地表距离;
结合所述高程网格数据结构的网格宽度、网格长度、极大高程差值计算所述全部网格路径的高程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建立高程网格数据结构包括:
获取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分别对应的卫星遥感高程数据;
按照空间分辨率、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对应的弧面距离确定网格宽度、网格长度;
按照所述网格宽度、网格长度构建所述高程网格数据结构,并将所述卫星遥感高程数据转换为海拔高程值、极大高程差值填入所述高程网格数据结构中,以基于所述高程网格数据结构计算地表距离以及高程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空间褶皱距离函数计算与所述地表距离、所述高程距离匹配的空间褶皱距离包括:
选取所述高程距离中的极大高程距离,结合空间褶皱距离函数计算与所述地表距离、所述极大高程距离匹配的空间褶皱距离,所述空间褶皱距离函数为L=a×L1+b×L2,其中,L1为所述地表距离,L2为所述极大高程距离,a为地表参数,b为高程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空间褶皱距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空间褶皱距离不符合预设空间距离阈值,则生成所述相邻检测点的距离告警信息,以使指示对所述相邻检测点进行更换。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对应的环境数据作为所述目标检测点的目标环境数据包括:
获取符合预设个数的目标检测点所对应的目标环境数据;
若所述目标环境数据大于或等于合理污染阈值,则标记所述目标环境数据为污染状态,所述合理污染阈值为基于已完成模型训练的环境检测模型对所述目标环境数据进行预期检测处理得到的。
8.一种环境数据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检测点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相邻检测点的第二位置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空间褶皱距离,所述空间褶皱距离用于表征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之间基于不同高程距离、不同地表距离确定的具有空间特征属性的最短距离;
检测单元,用于若所述空间褶皱距离符合预设空间距离阈值,则将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对应的环境数据作为所述目标检测点的目标环境数据,以对所述目标环境数据进行环境污染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未经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90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