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装配式PEC构件后浇区域混凝土浇筑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6331.2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2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庞赫;崔嵬;柳跃强;肖永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东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4 | 分类号: | E04G2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邵捷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装配式 pec 构件 区域 混凝土 浇筑 装置 | ||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PEC构件后浇区域混凝土浇筑的装置,包括料斗和支撑杆,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料斗上,支撑杆与料斗之间形成卡接间隙,以卡接安装本装置,在使用时,将本装置插入预留的灌浆口内,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成后直接取下该装置,清洗维护后可重新投入使用,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减小混凝土泄漏率,并且通过卡接间隙的设置,便于对本装置进行拆卸,提高施工效率,并且通过支撑杆的设置,可起到自支撑效果,不需要人工扶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装配式PEC构件后浇区域混凝土浇筑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和品质,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装配式建筑减少了大量现场湿作业的工作量,大幅度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极大地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而部分预制构件在现场安装后还需要浇筑预留的后浇区域,现有技术中后浇区域的灌浆通常采用普通漏斗由人工支撑进行灌浆操作,或由工人现场临时制作简易装置浇筑,不仅操作繁琐,施工效率低下,并且使用完的浇筑装置可回收利用率不高,形成了建筑垃圾,不符合装配式建筑绿色环保的理念。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装配式PEC构件后浇区域混凝土浇筑的装置,本装置的操作简单,便于提高施工效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PEC构件后浇区域混凝土浇筑的装置,包括料斗和支撑杆,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料斗上,支撑杆与料斗之间形成卡接间隙,以卡接安装本装置。
进一步的,料斗包括斜坡板和直板,直板固定连接在斜坡板的端部,支撑杆与直板之前形成卡接间隙。
进一步的,斜坡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侧面板,侧面板呈直角三角形。
进一步的,侧面板的斜边与斜坡板上端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侧面板的一侧直角边与直板平行设置,该直角边与直板的导流端面之间设有防干涉位置差。
进一步的,防干涉位置差的宽度大于直板厚度。
进一步的,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斜坡板的底面上,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直板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支撑杆为角钢。
进一步的,本装置的宽度为100mm,高度为15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将本装置插入预留的灌浆口内,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成后直接取下该装置,清洗维护后可重新投入使用,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减小混凝土泄漏率,并且通过卡接间隙的设置,便于对本装置进行拆卸,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料斗1,支撑杆2,卡接间隙3,斜坡板4,直板5,侧面板6,防干涉位置差7,模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PEC构件后浇区域混凝土浇筑的装置,包括料斗1和支撑杆2,支撑杆2固定连接在料斗1上,支撑杆2与料斗1之间形成卡接间隙3,以卡接安装本装置,在使用时,将本装置插入预留的灌浆口内,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成后直接取下该装置,清洗维护后可重新投入使用,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减小混凝土泄漏率,并且通过卡接间隙3的设置,便于对本装置进行拆卸,提高施工效率,并且通过支撑杆2的设置,可起到自支撑效果,不需要人工扶持。
料斗1包括斜坡板4和直板5,直板5固定连接在斜坡板4的端部,支撑杆2与直板5之前形成卡接间隙3,通过斜坡板4对混凝土进行导流,便于混凝土流入灌浆口,通过直板3与支撑杆2配合将本装置固定在灌浆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东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东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63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