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余热利用功率估算及参数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6307.0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2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田素恒;何正胤;林文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易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卓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2 | 代理人: | 雷颖劼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余热 利用 功率 估算 参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余热利用功率估算及参数化方法,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用于解决新能源车辆中电机产生的余热无法精确估算和有效回收利用的问题,通过加热单元、阀组、管路、温度传感器、换热单元、旁通阀、水泵及管路中流动的冷却介质组成热管理系统;设定热管理系统中电机余热利用开启的必要条件,当电机余热利用开启条件满足时,控制阀开启,使电机冷却介质回路与乘客舱冷却介质回路串联起来;同时设定热管理系统中电机余热利用退出的必要条件,当电机余热利用不开启或者退出以及电池包和乘客都不请求制热时,控制阀关闭,电机冷却介质回路和乘客舱冷却介质回路隔开,本发明能够将新能源车辆中电机产生的余热进行精确估算和有效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涉及电机余热回收技术,具体是一种电机余热利用功率估算及参数化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之外的燃料。随着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能量来源逐渐从传统的化石燃料过渡到各种新能源,电机及动力电池也逐渐取代了原来的内燃机而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单元。
现有技术中,当前电机及电池的技术水平,与传统的燃油车相比,还不能兼顾人们对续航里程及空调舒适性的需求,对电机产生的余热无法精确估算,同时电机产生的余热没有加以回收利用,导致电机产生的余热白白流失和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机余热利用功率估算及参数化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余热利用功率估算及参数化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1)在新能源车辆中,如何实现对电机产生的余热进行精确估算;
(2)如何解决新能源汽车中电机余热没有加以利用,导致大量热量白白流失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机余热利用功率估算及参数化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加热单元、阀组、管路、温度传感器、换热单元、旁通阀、水泵及管路中流动的冷却介质组成热管理系统,并对电机余热加以计算;
步骤二,设定热管理系统中电机余热利用开启的必要条件,当电机余热利用开启条件满足时,控制阀开启,使电机冷却介质回路与乘客舱冷却介质回路串联起来;
步骤三,若仅有乘客舱请求制热,则冷却介质从暖风芯体和旁通2流过,不经过旁通1和换热单元,若仅有电池包请求制热,冷却介质从旁通1和换热单元经过,不经过暖风芯体和旁通2;若乘客舱和电池包都请求制热时,则冷却介质从暖风芯体和换热单元经过;
步骤四,设定热管理系统中电机余热利用退出的必要条件,当电机余热利用不开启或者退出以及电池包和乘客都不请求制热时,控制阀关闭,电机冷却介质回路和乘客舱冷却介质回路隔开。
进一步地,热管理系统由加热单元、阀组、管路、温度传感器、换热单元、旁通阀、水泵及管路中流动的冷却介质组成,热管理系统用于给乘客舱制热、电池包制热或同时给乘客舱和电池包制热。
进一步地,电机余热利用开启的必要条件包括:电池包请求制热或者乘客舱请求制热,或者两者同时请求制热;电机水泵在运行,并且电池包请求制热时,电池包水泵在运行或者乘客舱请求制热时,乘客舱水泵在运行;电机出口温度达到设定限值以上;通过控制阀使电机冷却介质回路与乘客舱冷却介质回路连通,或者使电机冷却介质回路与电池包冷却介质回路连通;各部件工作正常,没有故障,或者故障不影响电机余热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易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易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6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