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肺癌微肿瘤细胞模型的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5387.8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5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席建忠;尹申意;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基石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9 | 分类号: | C12N5/09;A01N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张立娜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肺癌 肿瘤 细胞 模型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肺癌微肿瘤细胞模型的培养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肺癌微肿瘤模型培养技术及配套试剂,该技术的核心是:(1)用温和细胞解离试剂处理肺癌实体瘤组织,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组织中各种类型细胞的活力;(2)配制特殊的无血清培养基,利用悬浮培养体系使肺癌组织中分离得到的各类型细胞自组装形成具有多种细胞成分的细胞团结构,称之为“肺癌微肿瘤模型”。利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肺癌微肿瘤模型可以准确反应患者原病灶的各种特征,是肿瘤精准诊疗领域良好的科研实验模型和临床前实验模型。可以预见,这种培养方法在肺癌的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肺癌微肿瘤细胞模型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据世卫组织GLOBOCAN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肺癌的新发病例达到209万,占新发癌症病例总数的11.6%;肺癌死亡病例达到176万,占癌症死亡病例总数的18.4%。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受烟草流行、空气污染以及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预计在未来几十年中,肺癌将是我国癌症防治的重中之重。
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近10年来,随着对肺癌分子生物学的深入了解,多个可用于肺癌治疗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药物相继问世。以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GS)为基础的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已完全改变肺癌的治疗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肺癌患者的预后,但其整体5年生存率仍不尽如人意,仅在4%-17%左右。
肺癌是一种复杂疾病,不同病理分型,不同遗传背景,不同生活习惯的患者病情发展及治疗预后差别很大。肺癌领域的科学研究,临床研究和临床诊疗都不可一概而论,必须走精准医学的道路。因此开发一种能准确反应患者原病灶特性的肿瘤模型显得至关重要,而现有的原代肿瘤细胞培养技术主如2D培养,3D培养,重编程培养等几类,这些方法都不同程度的面临培养周期极长,培养成功率低,杂细胞难以去除,无法重现肿瘤微环境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肺癌微肿瘤模型培养技术及配套试剂,该技术的核心是:(1)用温和细胞解离试剂处理肺癌实体瘤组织,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组织中各种类型细胞的活力;(2)配制特殊的无血清培养基,利用悬浮培养体系使肺癌组织中分离得到的各类型细胞自组装形成具有多种细胞成分的细胞团结构,称之为“肺癌微肿瘤模型”。
第一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一种用于培养肺癌微肿瘤模型的培养基。
本发明要求保护的用于培养肺癌微肿瘤模型的培养基,由双抗P/S(青霉素-链霉素)、HEPES、非必需氨基酸溶液、GlutaMax、人重组蛋白EGF、人重组蛋白bFGF、人重组蛋白MSP、人重组蛋白IL-2、人重组蛋白IL-15、人重组蛋白HGF、Forskolin(腺苷酸环化酶激动剂)、B27、ITS-X(Insulin,Transferrin,Selenium,Ethanolamine Solution)、Y-27632和Advanced DMEM/F12培养基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基石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基石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53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