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频焦点的管理方法、车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4732.6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78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6 | 分类号: | G06F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杨东明;金学来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焦点 管理 方法 车辆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音频焦点的管理方法、车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当前占用音频焦点的第一音频的第一优先级;获取申请音频焦点的第二音频的第二优先级;比较第一优先级和第二优先级;在第一优先级高于第二优先级的情况下,检测到第一音频未使用音频焦点,发送系统中止信号以释放第一音频占用的音频焦点,第二音频使用音频焦点。本发明中,若当前占用音频焦点的第一音频未使用音频焦点,且在第一音频的第一优先级大于第二音频的第二优先级的情况下,发送中止信号从而可以释放第一音频所占用的音频焦点,因此,在第二音频申请音频焦点时,可以成功申请到音频焦点,进而实现第二音频的正常播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音频焦点的管理方法、车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某一音频申请音频焦点,并且申请音频焦点成功后,可以正常播放该音频。该音频使用完音频焦点后,则会释放音频焦点,以使其他音频在需要播放时可以成功申请到音频焦点。但在实际使用的工程中,如果该音频为高优先级的音频,在高优先级的音频使用完音频焦点后,持续占用音频焦点不释放,低优先级的音频则无法成功申请到音频焦点,进而使低优先级的音频无法正常播放。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音频焦点的管理方法、车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优势在于若当前占用音频焦点的第一音频未使用音频焦点,且在第一音频的第一优先级大于第二音频的第二优先级的情况下,发送中止信号从而可以释放第一音频所占用的音频焦点,在第二音频申请音频焦点时,可以成功申请到音频焦点,进而实现第二音频的正常播放。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音频焦点的管理方法、车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优势在于只有在检测到第二音频申请音频焦点被延迟,才进一步检测第一音频是否使用音频焦点,进而在检测到第一音频未使用音频焦点时,发送系统中止信号以实现第二音频的正常播放,因此节约了系统资源。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音频焦点的管理方法、车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优势在于在检测到第一音频占用音频焦点的情况下,每隔预设时间会再次检测第一音频是否占用音频焦点,从而可以防范于未然,在第二音频需要申请音频焦点前就及时将音频焦点释放,使第二音频可以成功地申请到音频焦点,进而成功播放第二音频。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音频焦点的管理方法、车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检测第一音频所加载的音频载体是否发生数据交互,来反应第一音频是否正常使用音频焦点,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检测第一音频是否使用音频焦点,并在未正常使用音频焦点时,通过中止信号及时释放音频焦点,以使第二音频能够成功申请到音频焦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音频焦点的管理方法、车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优势在于对于电话类音频,可以直接检测通话状态,在通话状态为非通话状态时,说明第一音频未使用音频焦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简单且高效地检测到第一音频是否使用音频焦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音频焦点的管理方法、车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优势在于可以在显示信息未包括第一音频的界面控件时,检测到第一音频未使用音频焦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简单且高效地检测第一音频是否使用音频焦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音频焦点的管理方法、车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优势在于可以根据获取的第二音频的申请状态简单且高效地检测第二音频申请音频焦点是否被延迟,当申请状态为失败状态时确认第二音频的申请被延迟时,进而发送中止信号来释放音频焦点,使第二音频可以成功申请到音频焦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音频焦点的管理方法、车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优势在于可以根据第一音频的音量状态或第二音频的音量状态简单且有效地检测第二音频申请音频焦点是否被延迟,进而可以在被延迟时,发送中止信号来释放音频焦点,使第二音频可以成功申请到音频焦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47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