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越临江铁路的取水顶管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34295.8 | 申请日: | 2021-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5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陈慧;熊新宇;陈蓉强;张智敏;刘浩;朱鹏辉;凌旋;帖熠;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F16L1/06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周俊 |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越 临江 铁路 取水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穿越临江铁路的取水顶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铁路(8)临江一侧与取水头部(7)连通的临江工作井(5)和设于铁路(8)背江一侧的泵房基坑(1),所述泵房基坑(1)内设有取水泵房(2)和紧邻所述取水泵房(2)临江一侧的用于始发和接收顶管设备的施工平台(3),所述施工平台(3)与临江工作井(5)之间通过从地底穿越铁路(8)的取水结构(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越临江铁路的取水顶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平台(3)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始发平台(31)和接收平台(32),所述临江工作井(5)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临江工作井(51)和第二临江工作井(52);所述始发平台(31)通过取水结构(6)的第一取水顶管(61)与所述第一临江工作井(51)连通,所述接收平台(32)通过取水结构(6)的第二取水顶管(62)与所述第二临江工作井(5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越临江铁路的取水顶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始发平台(31)上布置有用于给所述顶管设备提供顶进作用力的反力结构(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穿越临江铁路的取水顶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结构(4)包括反力架(41)、形成于反力架(41)基础上的齿墙(42)以及用于固定齿墙(42)的锚杆(4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越临江铁路的取水顶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结构(6)通过多节钢筋混凝土预制的管节拼接而成,管节间采用柔性接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越临江铁路的取水顶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平台(3)的高程与所述取水结构(6)的底部高程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越临江铁路的取水顶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平台(3)通过施工支洞(9)与外界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越临江铁路的取水顶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设备采用泥水平衡式顶管机。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穿越临江铁路的取水顶管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开挖泵房基坑(1),当泵房基坑(1)开挖至取水结构(6)底部高程时,预留顶管设备的始发平台(31)和接收平台(32),同时施工由地面通往始发平台(31)的施工支洞(9);
S2、在预留好的始发平台(31)上施工反力架(41),反力架(41)施工完成后,采用顶管设备开始第一取水顶管(61)的顶进施工,在第一取水顶管(61)的顶进施工过程中,同时进行始发平台(31)高程以下的泵房基坑(1)的开挖支护施工;
S3、第一取水顶管(61)的施工完成后,采用第一临江工作井(51)井口设置的龙门吊将顶管设备吊出井,转向后移入第二临江工作井(52)内;
S4、采用顶管设备开始第二取水顶管(62)的顶进施工,在第二取水顶管(62)的顶进施工过程中,同时进行接收平台(32)高程以下的泵房基坑(1)的开挖支护施工;在第二取水顶管(62)顶进完成前,需完成始发平台(31)和接收平台(32)高程以下泵房基坑(1)内的进水井(21)混凝土浇筑以及进水井(21)与泵房基坑(1)开挖边坡间的土石方回填,回填高程为接收平台(32)高程;
S5、第二取水顶管(62)施工完成后,在接收平台(32)拆除顶管设备后,采用运输汽车经过始发平台(31)和施工支洞(9)将顶管设备运送至地面场地存放;
S6、进行始发平台(31)高程以上部位和其它回填部位的土石方回填,直至填筑完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穿越临江铁路的取水顶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水顶管(61)和第二取水顶管(62)的总顶力等于迎面阻力和侧面阻力之和;当所述第一取水顶管(61)和第二取水顶管(62)的总顶力大于管节允许最大顶力时,应设置中继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429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去除水中总氮的电化学过滤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