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分离式热管回收冷凝热的悬索桥主缆复合除湿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33977.7 | 申请日: | 2021-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3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松;薛鼎;宋翼;贺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东达智慧环境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00;B01D53/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金迪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分离 热管 回收 冷凝 悬索桥 复合 除湿 系统 | ||
1.应用分离式热管回收冷凝热的悬索桥主缆复合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除湿转轮,用于对悬索桥主缆提供干燥空气,所述除湿转轮包括处理区和再生区;
湿空气处理系统,用于对进入除湿转轮处理区的湿空气进行降温冷凝处理,所述湿空气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连接蒸发器的冷凝液进口,所述蒸发器位于湿空气处理系统的主回路中,湿空气由所述蒸发器冷凝除湿后进入所述除湿转轮的处理区;所述除湿转轮通过管道连接悬索桥主缆;
再生空气系统,用于向流入除湿转轮的再生区的空气供热,所述再生空气系统包括由管路连通的分离式热管冷凝段、电加热器和再生风机,所述分离式热管冷凝段为空气预热;
冷凝热回收系统,为再生空气系统的分离式热管冷凝段提供蒸汽,所述冷凝热回收系统包括由管路连通的冷凝器、分离式热管蒸发段、蒸汽上升管、液体下降管和风机,所述分离式热管蒸发段、所述蒸汽上升管、所述分离式热管冷凝段、液体下降管和所述分离式热管蒸发段依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索桥主缆复合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热回收系统通过旁通管路连接湿空气处理系统的入风口,为湿空气处理系统提供低温低湿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索桥主缆复合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空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初效过滤器、第一温湿度传感器、第一风量测量装置,所述第一初效过滤器位于湿空气处理系统的起始段,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初效过滤器的下游,所述第一风量测量装置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索桥主缆复合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管路上安装第一三通阀,所述旁通管路并联于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的管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索桥主缆复合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初效过滤器的上游管路安装第二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悬索桥主缆复合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空气系统还包括第二初效过滤器、第二温湿度传感器和第二风量测量装置,所述第二初效过滤器位于再生空气系统的起始段,所述第二温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初效过滤器的下游,所述第二风量测量装置位于所述分离式热管冷凝段的下游。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悬索桥主缆复合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三初效过滤器、第三温湿度传感器、第四温湿度传感器和第五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三初效过滤器位于冷凝热回收系统的起始段,所述第三温湿度传感器、第四温湿度传感器和第五温湿度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初效过滤器的下游、所述冷凝器的下游和所述分离式热管蒸发段的下游。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悬索桥主缆复合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的连接管路上安装储液器和节流阀。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悬索桥主缆复合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热管蒸发段所处空间高度低于分离式热管冷凝段所处的空间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东达智慧环境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东达智慧环境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39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辊圈轴向找正定位的智能调整系统
- 下一篇:一种食品检测采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