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预测修正法辨识设备参数的谐波责任全景量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32775.0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8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邵振国;江信彬;高统彤;张嫣;陈飞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7/14;G06F17/15;G06F17/16;G06F17/18;G06Q50/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郭东亮;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预测 修正 辨识 设备 参数 谐波 责任 全景 量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采用预测修正法辨识设备参数的谐波责任全景量化方法,采用预测—修正法量化用户谐波责任,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系统辖区内产生谐波的用户设备机型,结合谐波监测数据,采用频域谐波耦合导纳矩阵建立用户等效谐波发射模型,以匹配用户各次谐波之间的耦合特性;步骤S2、采用预测—修正交替迭代算法辨识用户设备组成及谐波阻抗;步骤S3、根据用户设备信息,量化系统不同场景下用户的谐波责任,对用户谐波责任进行全景分析;本发明采用预测—修正法辨识用户设备参数,从谐波监测数据出发,计算谐波责任指标,并根据辨识得到用户参数,实现用户谐波责任的全景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运维技术领域,尤其是采用预测修正法辨识设备参数的谐波责任全景量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力电子设备、电弧炉、太阳能发电、光伏发电等非线性元件大量接入电网,使得电力系统谐波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有效控制电网中的谐波污染,工程上需要根据监测数据量化评估用户的谐波责任,便于电力部门监管。
谐波责任量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谐波治理,传统谐波责任量化研究主要集中于谐波监测数据下的责任量化,这些方法局限于监测数据中蕴含的系统运行工况场景,难以对未知工况下的用户谐波责任进行量化,因此需要对系统全景下的谐波责任量化进行研究。
传统方法利用公共连接点处监测的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的相关特性辨识等效谐波阻抗,能方便快速地实现用户谐波责任量化,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用户谐波阻抗的估计是谐波责任量化的关键步骤,采用过于简化的模型,势必会影响阻抗辨识精度,影响责任量化结果;(2)责任量化结果针对某个时刻或者某个时段,对不同时段或是长时段运行下的系统难以实现责任的量化;(3)责任量化只针对当前场景,未能对系统未知场景谐波责任进行分析,难以指导治理谐波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谐波监测数据出发,采用预测—修正法辨识用户设备参数,计算谐波责任指标,并根据辨识得到用户参数,实现用户谐波责任的全景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采用预测修正法辨识设备参数的谐波责任全景量化方法,从谐波监测数据出发,采用预测—修正法辨识用户设备参数,计算谐波责任指标,并根据辨识得到用户参数,实现用户谐波责任的全景分析。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采用预测修正法辨识设备参数的谐波责任全景量化方法,采用预测—修正法量化用户谐波责任,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系统辖区内产生谐波的用户设备机型,结合谐波监测数据,采用频域谐波耦合导纳矩阵建立用户等效谐波发射模型,以匹配用户各次谐波之间的耦合特性;
步骤S2、采用预测—修正交替迭代算法辨识用户设备组成及谐波阻抗;
步骤S3、根据用户设备信息,量化系统不同场景下用户的谐波责任,对用户谐波责任进行全景分析。
在步骤S1中,把系统辖区内产生谐波的用户设备负荷,视同为一个非线性单端口网络,籍此建立频域耦合导纳矩阵模型,以公式表述为:
Ih=Y+Uh+Y-Uh* 公式一;
其中,Ih为交流侧电流向量;Uh为输入端电压向量;Uh*为其共轭。上式中,上标“+”“–”分别用来标识与Uh、Uh*相关的导纳矩阵元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27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